真正做到了遍布一州。

    王氏呢,因为早年王累的立场,劝说刘璋不成后摔死于城门楼下,王氏对刘备的态度一直是抗拒为主,这些年直接闭门谢客,低调不出,因此历次世家商谈都没有王氏的参加。

    这反倒让柳氏,杨氏,张氏等家族,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但如今,不仅杨充和柳伸,就是李禹都对自己称赞有加,一直恭维.张参隐隐觉得,张氏的巅峰期,可能就要来临了。

    代替李氏成为蜀中第一世家是不太可能了,但稍微进一步,取代一直闭门不出,影响力严重下降的王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张参真的不觉得,刘备敢真的跟蜀中世家们翻脸。

    不好说是张参对时局的判断有误,还是刘璋真的把以张参为代表的的世家们给宠坏了他们就是觉得,刘备想要在蜀地扎根,就必须重用他们这些世家。

    这种说法倒也不算有错,尤其是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时候,有了世家的支持和没有世家的支持,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曹操是怎么起势的?!

    还不是得到了颍川世家们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荀氏一脉出仕曹操,给曹操带来了大量的人才,曹操才得以“奉天子以令不臣”。

    再看看江东孙策,对江东世家保持敌视态度,结果年纪轻轻就死于非命,如果不是孙权及时调整对世家的态度,如今焉有东吴的基业?!

    至于刘备看看刘备前半辈子颠沛流离的生活就知道了,没有世家的支持,在这样的乱世里混的得有多惨。

    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地盘,结果徐州本地的世家也更加愿意选择曹操而不是刘备,年近五旬了还得窝在新野小县给人刘表当挡箭牌。

    在张参看来,刘备前半辈子这么颠沛流离的,他一定能意识到世家的支持,对他帝业的重要性,哪怕真的事后泄露了消息,让刘备得知这事儿跟他张家有关,最大的可能也就是高举轻放,到时候自己推出去几个替罪羊,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就是张参的想法,而且他真的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散会之后,张参就叫来自家的三小子,让他去一趟汉嘉郡,见一见黄元,讲一些危言耸听的话,然后啥事儿也别多干,直接回来就好。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