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来往甚密也是事实,这是有切实证据的,因此曹丕虽然明知道文钦没有参与“魏讽谋反案”,但心里终究有些芥蒂。

    总感觉是个定时炸弹的样子。

    现在文钦自请外出征战,倒也符合曹丕的心意。

    文钦如果一直留在邺城,在曹丕看来终究是一个隐患。

    而现在,文钦主动请求出征作战,一来可以送到地方去锻炼一下能力,二来文钦如果能为大魏立下功勋,那也足够证明文钦的忠心,到那时候再提拔也不迟。

    就这样,文钦跟随曹真出镇长安,但官职,却仅仅只是一个校尉而已。

    毕竟不放心嘛,不仅仅是曹丕,就是曹真也不敢给文钦太高的官位,省的有个万一什么的。

    不过郭淮倒是很欣赏文钦的才华,一次偶然的相遇后,郭淮就一直记得文钦,出面向曹真讨要文钦,这次出兵五丈原,更是任命文钦为前部先锋。

    至于毌丘俭.他的仕途比起文钦来说,要顺利的多。

    毌丘俭是曹魏的将作大匠毌丘兴之子。

    毌丘兴不仅长于工事,治理地方的能力也不错,如果不是刘备北伐攻取了凉州的话,毌丘兴现在说不定就是曹魏任命的武威太守了。

    不过可惜,现在毌丘兴还是将作大匠的职位。

    而将作大匠这个职位呢,虽然说是管理全国工程的高级职位,但在曹魏内部的地位却不高,毕竟曹魏可没有单独设立工部,将作大匠归内府管,属于品阶高,但地位低的那种官职。

    毌丘兴自己干着无所谓,但对自己的儿子毌丘俭,毌丘兴可不希望他继续继承自己的位置,高低得给孩子安排另一个出路。

    正巧呢,尚书杜畿要跟随曹真前往长安赴任,毌丘兴就找关系托到杜畿这里,让毌丘俭以文学郎的名义,跟随杜畿去长安,也好积累一些名望和政绩,将来再谋求一地太守之位。

    就这样,毌丘俭跟随着杜畿,就到了长安。

    可毌丘俭这个人,他不老实啊。

    毌丘兴给毌丘俭安排的道路,是走文官路线,先在杜畿手下混个脸熟,回头再想办法出任地方,一步一步的积累,最后进入中央就可以了。

    可毌丘俭到了长安,除了跟随杜畿处理政务外,他没事儿就往军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