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但张辽只猜对了一半,现在的关羽,其实并没有张辽想象的那么沉稳,他其实很着急。

    这次北伐,几乎可以说是关羽一纸上奏引发的,关羽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越来越不如以前了,连带的让刘备也有了急迫感,导致了这第二次北伐。

    其实关羽也知道,现在发动北伐,并不是合适的时机。

    荆州方面其实倒还好,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和发展,荆州方面对外比较大的征战也就两次,一次是攻打襄樊顺带守卫江陵,另一次就是上次北伐。

    荆州方面还能承受的起,但益州方面,这几年就没怎么消停过。

    入川一战,北上争夺汉中一战,南下平定南中一战,然后又是北伐一战.益州方面,几乎平均每两年就有一场大战,实在没有多少休养生息的时间。

    可即使这样,刘备也是毫不犹豫的采纳了关羽的意见,发动了第二次北伐。

    这次北伐的成败,对关羽来说,不仅仅有紧迫感,也有非常大的责任感。

    关羽不想失败,但又知道,如果按照上次北伐的战略,面对张辽主持的邓县—宛城防御体系,他依然不可能有太好的办法快速攻破,免不了的要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这是关羽不想看到的。

    因此,关羽也很着急,他想要速战速决,但一直很犹豫。

    不是关羽没有这样的办法,只是这种办法,是属于风险系数非常大,操作好了也许能一战而下宛城,但操作不好的话,这次荆州北伐,立刻就会无功而返。

    所以关羽一直很犹豫,犹豫要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有更好的办法,关羽也不想冒这个险。

    倒不是付不起代价,主要是不想因为冒险导致北伐失败。

    关羽从襄阳出发后,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也一直不停的跟徐庶,邓艾两人商议更好的攻克宛城的方法但真的没啥好办法。

    对面是张辽,在白狼山阵斩踏顿,在逍遥津一战用八百人冲击孙十万中军大营的人物,智勇兼备,领军经验极其丰富。

    这样的人,按照徐庶的说法,就是不能着急,只有稳扎稳打的进攻,不要轻功冒进,才能有击破对方的机会。

    可这么一来,关羽想要的速战速决,就不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