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独轮车和双轮板车的构造,实在不行就用这玩意儿代替呗。

    这俩可都是那种可以不需要畜力,仅用人力就能负担运输的交通工具,尤其是独轮车这东西,在解放战争中都是立下大功的。

    有了临时的解决办法后,褒斜山道的运力问题暂时可以先放一边.张溪开始询问陈到,关中曹军的动向。

    尤其是曹真代替曹仁成为雍凉都督后,是否有做出一些军事改变。

    原本曹仁制定的关中防御策略,还是偏向于进攻的,尤其是对褒斜道口,曹仁不止一次的想要夺回来。

    毕竟褒斜道口对关中的威胁太大,刘备完全可以从汉中经过褒斜道口直接进入关中,这样的话,比从雍州北部或者凉州出兵,军粮补给线要短的多。

    如果夺回褒斜道口,逼迫刘备出陇山道,从雍州运粮,那曹仁只需要死守长安一段时间,刘备就有可能跟赏赐北伐一样,因为补给线太长,后勤压力太大而退兵。

    因此,曹仁的军力布置,是一分为二的。

    五万多留守关中的曹军,两万人驻守长安,一万人驻守右扶风防备上庸寇封孟达,剩下的两万人全部沿着褒斜道口四周散布,对褒斜道口形成一个新的包围网,修筑一些城寨作为屯兵之地,围困褒斜道口。

    如果机会合适,就会像上次那样,命令郭淮领兵试图夺回褒斜道,如果机会不合适,也依然可以保持对褒斜道的压力。

    这样的军力分布,刘备一旦在此领兵出褒斜道二次北伐,那就得先想办法解决到分布在周围的曹军这显然很困难。

    只要大汉军队不能在同一时间解决掉这些周围的城寨,那么曹军必然能得到消息,从而能及时收缩兵力布防,给在长安的曹仁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

    而沿着这些城寨一一打过去的话,又会费时费力,无法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关中毕竟是曹军不能轻易放弃的重地,长安又是坚城,如果一旦进入到战略僵持拼消耗的话,那大汉的军队是耗不过曹魏的军队的。

    曹仁终究是名将,他制定的策略,也许不是最好,也有一些破绽,但这是他目前能选择的,最合适坚守关中的方法。

    而现在曹仁病故了,最有可能继续维持曹仁战略的曹洪又被曹丕找借口调回了邺城,新来的雍凉都督,是曹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