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来,曹操的重头依然还是在北方,南方这边,曹仁即使南下,估计也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不可能是全军出动。

    而如果只是试探性的进攻的话,那么出兵一万就已经是极限了。

    可这一万兵马,对于刘备来说,也需要认真对待。

    首先,刘备只有三千多兵马,只有曹仁兵力的三分之一。

    其次,刘备虽然获得了刘表的授权,在宛城曹兵南下的时候有指挥樊城守军的权利,但这也得看樊城守将买不买账,而且刘备对樊城士卒的真实战斗力也知之甚少。

    最后,如果曹仁攻樊城,则新野刘备必须去救,可如果曹仁攻新野,樊城守军却未必会出兵来帮忙。

    这些问题,才是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樊城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既是襄阳北方的门户,也位于新野的西南方,属于新野的后方。

    而曹军从宛城南下其实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进攻东南方的新野,另一个则是直接走西南方向,绕过新野直接进攻樊城,威胁襄阳。

    关羽的意思是,现在就派他或者子龙将军前往樊城,以协防的名义控制住樊城守将,然后尽量引诱曹仁在樊城打一场守城战。

    毕竟守城战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抵消兵力的差距。

    不得不说,关羽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可刘备思考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同意。

    派兵主动出击自己身后,目的却是控制身为友军的樊城守将,这已经算是夺权了。

    如果说顺利击退了曹仁,这事儿在刘表面前还能有个解释,万一要是没有击退曹仁,让曹仁占据了樊城,恐怕刘表那边会跟刘备翻脸。

    现在的刘备,还没有做好跟刘表翻脸的准备。

    所以刘备的意思是,跟樊城守将示警,然后判定曹仁的动向,如果曹仁直接进攻樊城,刘备就在曹仁身后骚扰,如果有机会,就想办法断了曹仁军粮道,逼曹仁退兵。而如果曹仁率军攻打新野,那就且战且退,退往樊城利用城防优势跟曹仁打消耗战。

    基本上这种方式是对刘备来说最稳妥,损失也最小的选择。

    徐庶也对此没有异议,所以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关注曹仁军动向。

    当然,提前的战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