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的话,这地方还怕没有发财致富的机会?!

    但张溪转头一想,好像也不对。

    水泥这东西,在这个时代就是军工用品,不可能把它交给世家们来打理的,毕竟现在可没有太好的破坏水泥的手段。

    所以.水泥制法必须是机密,只有刘备集团能掌握,这些世家们还是用焦炭赚钱吧。

    至于百姓没法依靠一个水泥厂来安置百姓的,对于一个地方大郡来说,百姓的生活还得是耕种。

    不过有了这个水泥的话,张溪觉得应该会引起刘备集团对牂牁郡的重视,毕竟整个益州地区,大概就只有牂牁郡可以造水泥.这样的话,为了保证牂牁郡的地方稳定,对当地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应该是可以的吧?!

    这对百姓来说总是好事,起码不用担心牂牁郡的可耕种土地稀少造成的人口流失了。

    张溪迅速的在脑子里盘算着这些事情,然后.决定中断自己的巡视工作,直接回味县。

    得跟诸葛亮好好的谈谈,这里面的事儿,张溪总觉得自己一个人想,难免有纰漏。

    水泥的制法,肯定是机密,张溪没打算现在就全部教给马忠,必须得等刘备有了决断后再说,甚至如果有必要,哪怕建造了水泥厂,也得派出重兵严格把守才行。

    这可是在一夜之间能造出一座城的玩意儿,而且就坚固程度来说,甚至强过现在的很多土城和城訾,属于重要的军事物资。

    再加上前面还有越巂郡试行科举制的事儿在心里,现在两件重要的事情堆在一起,张溪已经没有继续巡视地方的心思了,在十一月冬天到来前,赶紧赶回了味县,找到还没来得及回成都的诸葛亮,两人好好合计合计。

    在越巂郡临时试用科举的事儿,诸葛亮在听完了张溪的建议后,思考了好一会儿,觉得还是可行的。

    毕竟现在的南中,名义上刚刚经历过叛乱,百废待兴的时候,很多事情可以“特事特办”,大家都说不出什么来。

    甚至诸葛亮认为,不仅可以在越巂郡推广科举,整个南中都严重缺乏管理人才,尤其是等到矿山开始开采,种植园开始运作后,这种人才的缺乏,会凸显的更加明显。

    益州世家们,不管是南中还是蜀中的世家,他们可能不会缺乏管理人才,毕竟都是百余年的诗书传家家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