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也觉得,就襄阳城里胡修和吕常的本事,也不可能翻起太大的浪头来。

    说真的,这俩但凡有点战略,也应该在关羽跟于禁对峙的时候,出兵进攻宜城。

    只要攻破宜城,关羽就不得不分兵去保卫宜城外的水寨,而襄阳守军甚至可以出兵威胁当阳,甚至进军南郡。

    但胡修和吕常两个人,就是呆在襄阳城里一动不动。

    现在好了,关羽水淹七军,这个事情就在襄阳城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发生,胡修和吕常两人,都有点被吓破胆了。

    胡修和吕常两个人,是怎么也想不到,关羽还有借用天时的能力。

    这个事儿吧,其实也不能怪胡修和吕常,这俩人,不是那种乱世中杀伐果断的人,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比较常见的那种读书人。

    当然,不是指手无缚鸡之力,这年头的读书人,武力值普遍不算低的,带着随身佩剑,杀个山贼啥的,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

    胡修和吕常两个人吓破胆,主要是在认知和价值观层面的。

    汉朝呢,早期信奉的是黄老学说,虽然后来儒学成为了显学主流,但黄老学说的市场,依然存在。

    尤其是玄学,这年头的读书人,多少的都有些涉猎。

    而汉末战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用曹操的诗歌来形容,那就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然后曹操放下笔墨,转头就把徐州给屠了。

    总而言之吧,常年的战乱,导致民不聊生,很多的读书人也受到了乱世的影响,到处躲避兵灾。

    有些比较悲观的人就开始厌倦避世,研究玄学到了魏晋时期就更明显了,坐而空谈的玄学,一度占据了主流位置。

    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大多都是这样避世不出,谈论玄学自我安慰的人,偏偏他们还能得到当世人的尊重,可见当时的读书人之间的风气如何了。

    所以呢,这年头的读书人,多少都对玄学有着一定的理解,甚至有些人还专门会去研究玄学中的分支,神神叨叨的“谶讳学”。

    比如谯周,一辈子的学问,说好听点是在研究星象,说难听点,就是全在“谶讳学”上面。

    一句“代汉者,当涂高”,两三百年间,被无数自以为是的读书人,解读出不知道多少意思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