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上午说开会,下午人就都凑齐了。

    花了五六天的时间,张溪和寇封赶到了江陵,首先去了诸葛亮的府邸,了解了一下刘备召开军议的目的。

    一听说是要入川,张溪顿时明白,该来的终究要来了。

    怪不得要把寇封也给叫来呢,毕竟寇封真正扬名,就是在入川的时候。

    当然,还有魏延那个老小子,也是在入川之后跟坐了火箭似的,从一个小部曲变成了独当一面的汉中太守。

    知道了是什么事儿,张溪倒是安定了下来。

    不过寇封不安定了。

    虽然呢,在长沙当镇守将军也算是独当一面了。

    但是吧,除非刘备集团跟孙权翻脸,否则在长沙,真的捞不着战功的。

    寇封还年轻,还想着沙场建功,可不想在长沙那个地方养老.因此,他一直撺掇着,让张溪帮他在军议上说说话,看能不能让主公带他入川。

    张溪就不答应这个二货,晾晾他,同时也磨磨这小子的性子。

    上次这小子依然还是一副愣头青的做派,这样可不好。

    如果真的一切按照历史那样发展的话,寇封也会在入川过程中立下大功,然后被刘备委以重任,在汉中之战时进攻上庸三郡,成为真正的一方镇守。

    就这小子现在的脾气和做派,到了上庸,免不了又要生事,得趁着还有时间,好好的打磨一下才是。

    所以嘛,寇封急就让他急,磨磨性子总不是坏事。

    张溪和寇封在江陵等了两天,终于等到人齐了,军议正式召开。

    军议上,刘备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召开军议的目的,然后由大家献计献策,商量一下入川的具体事宜。

    入不入川是不用讨论的,要讨论的是怎么入川。

    首先是军队规模。

    既然打的旗号是入川帮助刘璋的,那么带的兵马不能太多,多了会引起刘璋警惕的。

    可也不能太少,否则就靠刘璋给你补给的士兵,真的要打起来,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故。

    所以嘛,庞统的建议是,不要超过一万,但也不能低于五千,而且最好是挑精锐士卒入川。

    这点,刘备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