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溪不是不想为民请命,也不是不想装逼过瘾.现在是乱世,山里的盗匪可不少,地方豪强也不是你亮出身份就会乖乖认罪的人。

    张溪只带了三十个卫士,身边还跟着小邓艾和小八,可不想莫名其妙的遇到一些山匪抢劫什么的虽然不怕,但也麻烦。

    巡视完北三县,张溪启程,前往江夏西部的诸县巡视。

    江溪西部诸县倒是没有受到多少战乱影响,只有竟陵因为曹军中路军的攻击,受到了一点影响,但去年一年的春耕工作进行的还算顺利,今年丰收,百姓倒也过得下去。

    当然,土地兼并的问题依然存在,水利设施也年久失修,但因为靠近长江大支流的汉水,问题显得也不太严重。

    张溪也是大概的记录了一下这些县的问题,依然记在小本本上,打算回去后整理完了,一起递交给诸葛亮。

    巡视完竟陵之后,张溪沿长江顺水而下,一直到了鄂县。

    鄂县算还是张溪的成名地,张溪对鄂县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此到了这里,张溪特意停留了几天。

    一个是好好巡视一下鄂县,了解一下百姓需求。

    另一个,也是想跟文聘谈谈,不仅谈防务,也谈民生。

    文聘是武将出身,防务问题张溪倒是不太担心,以文聘的能力,就算江东领兵来犯,也只会比张溪当初干的更好。

    但张溪有点不放心文聘的治理能力。

    虽然这年头文武基本不分家,但文官的治理能力普遍要强于武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文聘也同样如此,他在防务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不仅重拾了黄祖时期的防务措施,也对这些措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方便自己指挥。

    但在治政方面,文聘基本是沿用的以前留下来的老套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好。

    侧重点不同,效果自然也不同。

    张溪不会去严格要求文聘跟个文官一样治理地方,但相对的,遇到一些不太合适的情况,张溪也不会去参考文聘的意见。

    比如说,鄂县和邾县两县人口严重超标,耕地不能满足百姓需求,但文聘从防卫角度出发,坚决不许这些百姓离开两县,甚至从中新招士卒养兵,增加两县的财政负担.这些都是问题。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