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的赫赫武功离不开军功爵。

    东汉时由于察举、征辟任官制度的推行,以及募兵制的实施,军功爵已经跟寻常士卒没多少关系。

    十八级以下的军功爵趋于衰亡,只剩下关内侯与列侯作为赐大臣和贵族之用。

    后由于滥封,从东汉至西晋,公侯不断增多,土地、丁户不敷封赏,又在列侯中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种,县侯仍食县,乡侯、亭侯则惟食一乡、一亭的租税。

    这也导致士族豪强空前壮大。

    司马炎立国,前前后后封了五十个王,五百多个公侯,跟汉魏虚封食邑不同,司马家是实封……

    普通士卒战场杀敌晋升之路基本被堵死,所以魏晋时期的军队跟秦汉时差距巨大。

    秦汉士卒闻战而喜,以从军为荣,而到了魏晋,士卒上升通道被堵死,百姓皆不愿从军,于是开始出现士家,也就是后来的军户,由官府强行指派,子子辈辈从军打仗,地位极其低下,寻常百姓都不愿嫁女儿给他们,只能士家之间互相通婚,与奴隶无异。

    所以五胡乱华时,晋军从上到下衰弱、稀烂到了极致。

    一群士族出身的膏腴子弟,领着一群军奴,怎么可能打得过残暴的胡人?

    雄汉时的一汉敌五胡成了久远的传说。

    黑云山想要驱除羯奴恢复河山,不能只喊口号,需要打通士卒的上升通道,激励他们杀敌的热情。

    李跃直接恢复秦汉时期的二十级军功制。

    这套东西经过实战检验,也适应眼下的形势,创新可以以后弄,而眼下是先把制度建立起来,从无到有。

    自上至下,名字稍作修改,分为上护军、少护军、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

    以上护军、少护军取代了列侯、关内侯,毕竟李跃现在还没有封侯的权力。

    这样也能将军功爵与贵族爵、官吏爵区分开来。

    其实这些秦汉爵名后面都对应着相应的奖赏,如公士、田一顷(汉魏一顷一百亩),宅一处,奴一人。

    上造可得两顷田,配三头牛,蓄隶两人。

    依次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