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分木材打造木筏,作渡河之用。

    还派出斥候,搜索洧水上下游百余里。

    不过论斥候,黑云山要强太多。

    两边互相绞杀,乌头毒箭发挥了作用,俘虏了二十多人带回营中拷问。

    果然,从俘虏嘴中得知,南面来了一支三千精锐支援此战。

    还有三百多名斥候早在张遇大军没来时,就分散在洧水南岸,一部分穿过密县,渗透到许昌附近。

    当天晚上,就给了张遇一个下马威,营地之中忽然起火。

    伤亡没多大,却烧掉了不少粮食。

    此举极大激励了北岸的军心。

    “张遇不过如此,何不乘机渡河,一战破之?”杜蕃激动道。

    郑惠微微点头,“敌立足未稳,可以一战。”

    两人带的人马颇为精锐,郑惠手上还有两百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自然希望一战。

    只有韩绪默不作声。

    李跃望了望对岸,这场火灾并未造成多大影响,慌乱的是民夫,在秋日照耀下,营中闪动着阵阵甲光。

    尤其是左营,不知何时立起了十多架重弩,朝着自己。

    北方被战火荼毒,加上胡人擅骑射,用弓多过用弩,北地已经很少见到成建制的弩军。

    上一次轩辕山之战,也没见张遇有重弩。

    不难想象这批重弩从何处而来,整个左营应该就是江东人马。

    张遇此次为一雪前耻而来,必然准备充足,一次小小的火灾就像让他全线崩溃,不太现实。

    渡河容易,若是战事不顺,退回来就难了。

    仗不是这么打的。

    李跃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保住粮食,而不是跟张遇磕的头破血流,成就桓温或者谢氏的利益。

    这一年多来,没跟羯奴大打出手,反而先跟江东势力迎头撞上了,李跃心中充满了荒诞感,“敌军士气未减,不可鲁莽,传令,各部紧守营垒,擅自出战者,斩!”

    主将就要拿出主将的气势,联军有时候未必就是好事,从古至今,内部问题都要比外部问题更棘手。

    人情归人情,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