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好说,诸子百家的人都是后备人选。

    而教材,却是不能随便教授,必须得到李云泽的应允,教授挑选出来的篇幅作为教材。

    对于诸子百家来说,这就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件。

    自己学派的著作能够被选择作为教材,不单单是面子上的事情,更是能够传播自己的学派,让学派的学识流传下去。

    若是没有被选上的话,那距离学派烟消云散也就不远了。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所以百家讲坛每一期开始的时候,为了争夺上台的机会,从而爆发肉搏战也就成了长安城的一抹风景。

    曾经敝帚自珍的各类好东西,也都被各家的大佬们拿了出来,站在讲坛上声竭力斯的宣扬。

    不拿出来也不行了,再不拿出来的话,以后就不用再拿出来了。

    所以不少流派之中,被认为已经遗失的古籍,都是纷纷现身百家讲堂。

    有些时候虽然只剩下了残篇,却是依旧让围观众人大声叫好。

    也不是说不愿意让黔首百姓们听听,实在是这个时代的百姓几乎都是文盲,他们也听不懂啊。

    ‘《管子》十九篇,取其七篇。’

    ‘《商君书》二十六篇,取其二十一篇,挺受欢迎呐。’

    ‘《韩非子》二十篇,取其十一篇。’

    ‘《慎子》十篇,取其五篇。’

    ‘《法论》十篇,取其四篇。’

    ‘.’

    还是一样的流程,先看节选,再让郎官们取来著作对照翻看。

    这天底下最大的藏书阁,其实就在皇宫之中。

    毕竟当年杀入咸阳宫的时候,众将士都在忙着抢钱抢妹子,唯有萧何在收集保护书籍著作,这才将这些珍贵的资料书籍都给保留了下来。

    当年保留下来的都是竹简。

    自从李云泽发明了白纸之后,景帝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做誊抄的工作,李云泽上位之后依旧是继续了这项工作。

    此时皇宫内的藏书,大都是已经完成了誊抄成为了钉装的书籍。

    至于那些原始竹简,其中比较有名气的篇幅,以及一些失传了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