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不强的牧民,纷纷主动投降,表示愿意为唐皇效力。

    可他们的人数太多了,超出了设想的数量。

    哥舒翰询问李云泽该如何处置,是否需要放宽人数限额。

    “不需要那么多人。”

    李云泽摆摆手说道“多出来的人,等你出兵天竺的时候全都带过去。攻城浪战的时候,你懂?”

    “懂。”

    哥舒翰连连点头,这有什么不懂的,不就是打仗的时候给消耗掉嘛。

    说话之前,有探马来报“陛下,吐蕃都城内火光冲天,杀声无数,或是起了内乱”

    听闻此言,李云泽当即跃身而起“有这种好事?走,去看看!”

    急匆匆的策马赶赴城外,远远的就见着城内火光不断,喊杀声不绝于耳。

    “陛下。”

    跟着过来的哥舒翰大喜过望,急忙进言“这是攻城的好时机啊。”

    “嗯。”

    李云泽点点头“战术上来说,此时攻城的确是大好时机。只不过,还不是时候。”

    哥舒翰疑惑不解“这是为何?”

    李云泽微笑颔首“让他们先杀个够。”

    城内的确是爆发了内乱,并非是为了诱敌而做的表演。

    实际上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真搞这种诱敌的表演,那就是在作死。

    兵败回城后,吐蕃贵人们惊恐万状又怒火滔天。

    他们无法对付唐军,就将心头的怒火与畏惧,宣泄在了牧民们的身上。

    贵人们认为是牧民怯战,没有出力才导致大败而归。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牧民们的战斗意志并不强烈。

    毕竟现在吐蕃危在旦夕,而大唐天子应允了诸多好处,两边对比一番自然不会卖死命。

    吐蕃贵人们残酷处置了一批牧民还不解气,干脆又表示要制作新的法器,请求天神的帮助。

    这次制作法器的规模很大,而且随机挑选谁都有可能被剥皮拆骨成为法器材料。

    巨大的刺激之下,内乱自然是理所当然的发生。

    失去了主要作战力量的吐蕃贵人们,此时已然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