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朱祐樘,必对他弃之不用。

    常风不假思索的回答:“禀殿下,蔡府的信从始至终都只有那一匣子。臣不知‘调包’是何意。”

    “异灾,人力所不能为也。泰山地动,乃上天警示,庇佑殿下。殿下得天佑,必能造福百姓,兴盛大明。”

    常风很聪明:横竖事情原委,怀恩一定告诉了太子。太子对我的功劳一清二楚。

    蠢货才当着太子的面拆穿这两件事,表功请赏呢!

    朱祐樘对常风的回答万分满意,他没有接话,又低下了头,看着奏折:“自明日起,你便随孤左右。”

    “你长途劳顿,先下去歇息吧。”

    常风起身,半弓着腰,迈着碎步缓缓倒退了寝殿。

    刘瑾已在东宫外候着常风了。

    刘瑾笑道:“常百户,两个多月未见,别来无恙。恭喜高升啊。”

    常风拱手:“刘公公。同喜同喜。”

    刘瑾又道:“怀恩公公从南京来信,专门交待。您回京后,还是住在他的外宅。”

    “他的外宅有团营兵护卫,固若金汤。也省得京里有人憋着害你。”

    二人出了皇宫,先去了怀恩外宅安顿下。

    翌日凌晨时分,常风入了宫,早早在东宫寝殿前等候,准备随驾太子参加御门听政。

    如今万贵妃病重,成化帝已多日不上朝。御门听政交给了太子主持。

    不多时,朱祐樘冠带整齐,走了出来。常风立即跟在了他身后五步处。

    天蒙蒙亮时,太子来到了奉天门。

    文武官员已经聚齐。

    东宫管事牌子萧敬扯着嗓子高喊一声:“议!”

    新任户部尚书李敏道:“禀太子殿下。去年夏,浙西水灾冲毁堤坝无数,淹建德等三县。”

    “臣认为,应趁开春及时重修堤坝,以防今年夏汛。”

    李敏跟王恕相似,也是个带过兵的文官。他曾巡抚大同。这两年一直在漕运总督任上。

    以前户部尚书是只会喷吐沫星子的阁老刘珝兼任。

    泰山异灾,太子地位稳固后,刘珝深夜入东宫,表示投靠之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