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我为官十五年一向谨慎,从未得罪过锦衣卫啊。怎么被常屠夫的干儿子找上了门?

    尤敬武喝完了茶,慢条斯理的说:“张知县是哪一年的进士啊?”

    张知县心中暗骂:猪妖捧书本,你硬充什么太学生?还跟我盘起道来了。你个武夫晓得贡院的大门往哪边开嘛?

    心里虽骂,嘴上却不能这样说。

    张知县答:“回尤佥事的话。下官没有进士功名,是弘治元年山东乡试举人。因自知才疏学浅,无法提名杏榜、金榜。故中举之后就在吏部挂了牌子参加大挑。挑了三年,有幸得职。”

    尤敬武道:“文官晋升的规矩我懂一些。举人出身若无出彩的政绩,干到七品知县就算到头儿了。”

    张知县答:“正是如此。这怪不得朝廷体制,怪只怪下官制艺不精。”

    尤敬武把玩着手中的茶碗:“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彩,跟我义父是至交文友。若我义父在张郎中面前替你美言几句,升你个六品府同知应该不难。”

    张知县是老州县了,官场混迹多年,他比谁都懂人情世故。

    他清楚,这世上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堂堂锦衣卫指挥佥事跑到这小小的大兴县衙,给他封官许愿,一定是有事交待他办。

    张知县展现出了一个老官僚的情商。

    他不动声色的说:“下官一直仰慕令尊常都督,想为常都督效一效犬马之劳。奈何下官品级低微,不知如何为常都督效力。”

    这句话翻译翻译就是:别脱了裤子放屁啦。说,老子干啥能换个升迁的机会?

    尤敬武道:“最近礼部正在为皇上甄选美女,此事你知道吧?”

    张知县答:“知道。本县一共有四十七名适龄女子入了礼部的花册。”

    尤敬武道:“你们县庞各庄有个叫夏儒的小地主。他女儿也在花册内。”

    张知县虽不知道夏儒这个人,可还是应和道:“对对对。有这个人。”

    尤敬武道:“选后事关重大。对于人品、家世查验极严。我听说夏儒这个人,人品好、心善、慷慨。没事儿就捐银子扶老济贫。是庞各庄一带有名的大善人。”

    张知县附和:“对对对。夏老先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