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案先生大惊失色:“刑刑部?”

    刑部的办案手段虽不及锦衣卫狠辣,但对老百姓来说,同样属于沾上必倒霉的存在。

    杨一清道:“去,把你们东家叫出来!”

    不多时,日新堂的东家刘锦文来到了常风和杨一清面前。

    在遍地大人物的京城,刘锦文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

    但这个人却在出版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在大明建立了商业化出版模式。

    刘锦文始终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平时没少给京城的文官们出书,跟不少高官打过交道。

    他朝着常风、杨一清一拱手,不卑不亢的说:“二位大人找小的有何贵干?”

    常风直接把那本《王天官传》放在了桌上:“此书是伱们书堂出的吧?”

    刘锦文拿起来看了看:“是我们出的。”

    常风问:“什么时候出的。为何书封上印着陕甘长安堂,而不是京城日新堂?”

    刘锦文答:“是这样。一个月前,一个人找到了我们日新堂。说要出两千两白银,加急印刷五千册《王天官传》。”

    “他要求书封上印‘陕甘长安堂’。地方上的书堂印力不足,托我们日新堂印书是常事。我便答应了下来。”

    常风连忙问:“找你们印书的人是谁?”

    刘锦文答:“是我一个远房堂弟。”

    常风闻言眼前一亮:“远房堂弟,也姓刘吧?叫什么?”

    刘锦文如实答道:“刘文泰。他现任太医院判之职。”

    常风万万没想到。这案子查的不费吹灰之力。

    他更想不到的事,此事的善后事宜比查案过程难得多!

    他吩咐刘锦文:“你看看这本《王天官传》中,细数数有多少大逆不道之言吧!”

    刘锦文仔细的看后,大喊一声:“刘文泰害我!二位大人,他来找我时,给银子很痛快,又是远房堂亲。我就没留意内容,让下面人抓紧印了。”

    杨一清吩咐他:“跟我们去一趟刑部。”

    进了刑部,杨一清没给刘锦文上刑。刘锦文是个规矩的生意人,供认不讳,在供状上画了押。>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