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第五百二十四章:此书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秦国的粮食是绝对充足的,但是运输实在太困难了。

    光是六万步卒和四万骑卒人吃马嚼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吕不韦能供应这支北路秦军的粮食供给已经很艰难了,若换了李斯、隗状、王绾等人也做不到吕不韦这个地步。

    吕不韦虽然名义上降了半级,从权势滔天的相邦变成了右相,但威望不减,从后勤运输路线的选择到护卫之人的选择,都是由吕不韦一人拍板,不容任何人质疑更改。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人看见吕不韦被降了半级以后,又离开咸阳前往屯留负责大军后勤,根本没有一国之相的模样,竟然认为那是嬴政想对吕不韦动手的政治信号。

    而那些人,几乎都是从前与吕不韦结怨之人,于是不约而同且不知死活地选择了主动挑衅。

    至于结果嘛,吕不韦不仅没有动手,甚至没有给任何人写信,他连这件事都不知道,一心埋首案前调配三路秦军的补给。

    是司空马等曾出身相邦府的旧臣或是李斯等曾受过吕不韦恩惠的人,直接将那些人一顿收拾,被李斯这个廷尉判了流徙、斩首、腰斩等重罪,全家没籍为奴者更是比比皆是。

    直到李斯等人摁死了那些蚂蚱以后,吕不韦才宛若后知后觉般,让身边的家老回了一趟咸阳,在咸阳城最为繁华热闹的街道,立起了一道两丈余高的木板墙,从街头延伸至街尾,足足两箭之地长。

    木板上悬挂着一幅幅缝制在一起的丝绢,从两丈多高的大板顶端直至离地三尺处,匹练垂空,壮观之至。

    最东边第一幅丝绢上,钉着四个斗大的铜字——《吕氏春秋》。铜字下立着一方本色大木板,板上红字大书:吕氏春秋求天下斧正,改一字者赏千金!

    一幅幅丝绢向西顺次排开,上面写满了工整清晰的拳头大字。茫茫白墙下,每隔三丈余摆有一张特大书案,案上整齐排列着笔墨纸砚,每张桌案前都站着两名衣着华贵的士子,不断地高声呼喊着。

    “吾乃阳翟侯门客,专一督察正误之功!大著求错,如商君徙木立信!此书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咸阳也不乏有试图以此谋取千金乃至数万金的人,然而大部分人不是明白人情世故,便是摄于吕不韦的威严,根本不敢提出任何修改意见。

    当然也有人提出了,却被一众士子否决了修改意见,任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