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早年生活的第二故乡,封阳翟十万户,即是让吕不韦衣锦还乡。

    “臣,谢王上厚恩!”

    ……

    吕不韦转封阳翟十万户的消息不胫而走,君臣不和的谣言不攻自破,而吕不韦提议撤去相邦制,恢复两相制的消息也转变了大秦的朝堂。

    三日后的朝会之上,嬴政正式宣布了两相制的恢复。

    秦国以右为尊,虽然恢复两相制,但朝堂上通常是以右相为尊,右相的权力也高于左相。

    “秦王诏,仲父阳翟君吕不韦,功高劳苦,忠心大秦,任右相之职!”

    朝堂上,群臣对于蒙嘉口中宣读的王诏内容并不意外。

    吕不韦主动替嬴政分裂相权,嬴政自然不可能令他寒心,否则也不会转封阳翟令其荣归故里。

    况且,如今的朝堂还离不开吕不韦,无论是谁接替了吕不韦的文官之首的位置,都无法代替吕不韦的作用。

    所以,朝堂群臣在意的是左相一职。

    左相一职,朝堂上的有力竞争者并不多,唯有三人。

    其一便是廷尉令隗状,其二是御史大夫王绾,其三则是曾经担任过秦国相邦数月的典客纲成君蔡泽。

    为相,不能光看能力,还要有资历和人脉的支持。

    整个大秦,唯有这三人同时符合能力、资历和人脉这三条要求。

    其中最有希望的,倒是昔日为相的蔡泽。

    当初蔡泽缺少军功,此前在秦国南阳郡与楚国贵族周旋,拖住了楚军一半的主力,虽然并未上战场,但依旧是一份大功,嬴政为其赠邑三百户,赐金五百金,将担任闲职的蔡泽封为了典客,重新踏入了秦国朝堂的核心圈。

    曾经缺少的军功,成了他比隗状和王绾都要显眼的优势,而论及资历更是无人能与其相比。

    几个月的相邦也是相邦,连范雎都心服口服推荐的人,论才干名望,亦是超人一等。

    但蔡泽欠缺的是人脉。

    蔡泽并非秦人,而是燕国纲成人,在人脉和老秦人的支持上,就不如出身秦国的隗状和王绾了。

    不少人出列替自己站位的那一位左相候选人出言举荐,争吵激烈,倒是作为候选人的三人一点都不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