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顶尖名将还差得远,虽然嘴上不服,但他必须承认哪怕是在双方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对阵,他也不是蒙骜的对手。

    忽然,一抹灵光划过,公孙羽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副舆图,脑中思索着如今天下的局势,公孙羽仿佛明白了什么。

    秦国留下卫国,并非完全是出于对商鞅和吕不韦的尊重,留给卫国的仅仅是一个血食之邑,而之所以如此也不纯粹是看在卫国的面子上。

    这不过是遵循二王三恪之礼罢了。

    历朝历代,哪怕是诸侯国之间,皆封前代王室或被灭诸侯国的后裔爵位,称为二王后、三恪,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示尊敬,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标明正统地位。

    周武王于牧野之战后,便分封黄帝后裔于祝、尧之后,封蓟、舜之后于陈国,又封殷商后裔微子于宋地,用以表示“兴灭国,继绝世”之意。

    春秋战国数百年间,八百诸侯只剩下这八家,但被灭的诸侯王室后裔大多都存活了下来,天下间许多有着姓氏的贵族、士人都曾是那些诸侯的后裔,不少诸侯的后裔甚至已经被灭其国的国家同化,对新国家产生了认同感,为新国家效力。

    而秦国的做法,显然便是如此。

    卫国王室留着周王室的血,秦国是打算仿照周武王分封宋微子之举,以表明其继承周王室的正统地位。

    “秦国终于要动手了么?”

    公孙羽深吸一口气,忍不住问道。

    秦国的这个举动,一如当年秦惠文王龙门相王,以韩王牵马、魏王驾车一般,是在昭告天下,秦不守关,秦要东出!

    而天下列国面对秦国一如宣战的举措,却无能为力。

    且不说合纵方败,列国损失惨重,秦国灭卫设立东郡的举措,更是将天下一分为二。

    不仅切断了魏、赵之间的联系,将三晋拦腰斩断,更是截断了南北诸侯之间的联络,断燕、赵之腰、绝楚、魏之脊。

    从此山东列国之间,再也无法如同以往那般畅通无阻,结成合纵的难度大大提升。

    原本山东其他各国可以拉拢齐国,毕竟秦国一家独大终归对于齐国也是隐患。

    但谁知月余之前,见赵国损失惨重,愤怒的赵王偃认为齐国虽然保持中立却暗中借给了秦国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