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第三百四十七章:公孙丽:丽愿自荐枕席之间(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卫国大将军,战功赫赫,韬略不凡,此番秦国攻打帝丘城,若非两国实力差距太大,加之联军新败士气低落,否则我秦军也不会如此轻易地攻克帝丘城。”

    张机并没有任何动摇,摆出一副真的不打算放过公孙羽的姿态。

    “只要能释放祖父,我可以说服祖父不再反秦。”

    “不够。”

    “不反秦只是释放公孙将军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张机直视着公孙丽浅褐色的眼眸,与之对视着,丝毫不为那双浅褐色美眸之中的柔弱所动摇,阐述着一个事实:“公孙姑娘你要明白一件事,不是公孙将军不反秦,秦国就应该释放他。而是公孙将军不反秦,秦国才会考虑释放他。”

    “丽会说服祖父,劝降那些至今不愿降秦的卫国旧臣。”

    张机依旧摇着头:“不错的条件,但还不够。”

    “秦国有着当世顶尖的文武,文有文信侯相邦吕不韦,武有王、蒙、麃三位上将军,卫国旧臣的归降不过是锦上添花,哪怕不降也对秦国没有任何影响。”

    “不,秦国需要。”

    从小自由出入卫君宫殿和大将军府等地的公孙丽耳濡目染之下,明白的事情很多,比如秦国当前最稀缺的东西。

    “士子!”

    张机瞳孔微眯,他感觉自己似乎有些低估了公孙丽的智慧。

    也许最初的公孙丽还抱有些天真的思想,但些许小错误却难以掩盖她的聪慧。

    犹如秦国曾经的野蛮,以及法治与儒家内部众多派别教义的冲突,儒不入秦成为了儒家没有官宣却几乎没有人敢违反的规则。

    直到昭襄王时,荀子入秦,才算初步打破了秦国与儒家之间的坚冰,而大秦学宫的建设则是进一步的破冰行为。

    饶是如此,儒家与秦国的来往,依旧不算多,哪怕是韩国之中的儒家士子都远远多于秦国的。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秦国历来重视士子,给予外来士子的待遇十分优厚。

    国外的士子入秦,在进入秦国边境时经过检查后确认了士子身份,经过秦国国内任何一座村舍,都能免费吃住,在进入咸阳后更是可以入住秦国为士子们准备的馆舍之中,等待国君召见或是官吏考核。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