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自己的母亲为了他,曾吃尽了苦头,又放弃了那令人陶醉的滔天权力扶他亲政,如今又为了他而笼络人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嬴政自然也没有再阻拦了,在询问了赵姬的意见后,放出了一个消息。

    “太后巡视内史之地时,邪祟入体,梦见骊山神女点化,趋利避邪,暂居骊宫休养凤体。”

    对于这个消息,秦国倒是出现了些动荡。

    倒不是有人看出了这个消息背后的含义,而是不少朝臣以及大批量的关中百姓自发地为赵姬祈福。

    更有甚者,如杜邮亭附近的百姓,为祛除了杜邮亭怨气的张机与巡视内史之地以安民心的赵姬建立了生祠,乞求上苍保佑二人,尤其是乞求上苍保佑现如今邪祟入体凤体抱恙的贤后赵姬平安。

    ……

    骊山,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

    而骊山之上,最为有名之地,便是那骊山汤。

    昔年,周幽王在骊山建骊宫,在骊山之上的这座天然温泉沐浴,上无尺栋,下无环墙,以树为篱,以竹为扉,昂首见星辰,故赐名“星辰汤”。

    后来,周室东迁,秦国历代先君也常常来此,秦惠文王晚年在此温养病躯,故而在此处砌石起宇,将“星辰汤”更名为“骊山汤”。

    而此刻,赵姬便在这座骊山汤中。

    当然,与之相伴的还有他的好义子以及一众儿媳。

    堂堂太后凤体抱恙,离开甘泉宫前往骊宫居住,总要有人随行护卫吧?

    嬴政和张机一个亲儿子一个干儿子,总要有一个人在旁尽孝吧?

    嬴政国事繁忙抽不出闲暇,那便只有张机代劳了。

    而嬴政为了感激张机替他照顾赵姬,便顺便赐予了他带着妻妾们一同入骊山汤一同温养身躯的特权,这份赏赐与先前在大战中立下的功劳全然无关。

    合情合理,无论是朝臣还是百姓亦或是有慕秦之心的士子们都挑不出任何毛病,反而会夸赞嬴政和张机孝顺。

    嬴政和赵姬的确是母慈子孝,而张机和赵姬……那可真是太孝了。

    骊山汤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