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于幼弱之中,遭逢大难,生死祸福操持于剌太子手中。

  如今却安坐帝位,这纵然是上天对朕的眷顾,难道就能漠视诸位卿臣的功劳吗?

  朕明白诸位卿臣是因为受到了先帝的恩惠,于是才报答到朕的身上,现在朕愿意效仿先帝,用厚恩来赐予诸位卿臣。”

  三公九卿,两千石的高位,三河六郡,皇家羽林中校尉和将军的位置,这是当日为皇帝夺位而应当得到的战利品。

  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付出多少就该得到多少。

  臣子们的心中有一把秤,得不到自己该有的,就会成为不稳定分子。

  最后君王要么用功臣坐法的借口杀掉那些功臣,要么就是自己的位置不保。

  霍光以及起事的众臣,或是为了投机,或是为了报答刘询曾经的恩情而奋起。

  无论什么原因,刘佘都不能当作理所应当,一码归一码。

  他必须重新对这些臣子施恩。

  当然,现在的刘佘并不懂这些,主持封赏的是霍光。

  刑赏这是人主的权柄,霍光又不是正式的摄政,这些举动让他颇受非议。

  但是霍光性格刚强,他依旧很少说话,每日里按部就班的做事,不在乎外间的风风雨雨。

  总体来说,封赏是一件喜事,最多有些人酸一下,不影响大局。

  但霍光要做的第二件事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清算!

  霍光主持的清算残酷程度,远远超过当初刘询对戾帝刘旦后代进行的清算。

  原因当然很复杂。

  首先,戾帝刘旦的妻妾和子女有洛世担保,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其次,靖难是天下诸侯共同发动的,盯着刘旦后裔的人太多了。

  换句话说,刘旦后裔不存在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隐患。

  所以刘询可以从朝廷方面放他们一马,让他们“自然”死亡。

  最后一条,刘询继承大位是加冠之后,还有了嫡长子,就算刘询出现意外,他的嫡长子同样可以继位,皇位如何都不至于旁落回刘旦一系的手中。

  从这三点之中就能看出为什么霍光要残酷清算刘贺的后裔了。

  根本原因就是两点,第一,这是一场皇室内部的政变斗争,波及的范围和势力都不足够大,形成不了强大的反对力量,第二则是刘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