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王三将自己所遭遇的事情全盘托出,周围的敢战士们纷纷怒发冲冠,没想到昭城之外的官吏竟然黑暗到了这样的地步。

  虽然是王三的一面之词,但洛盛心中实际上已经相信了。

  因为这非常符合现实,但即便已经相信,秉持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好习惯,洛盛还是决定要亲自去看一看。

  况且他从河西一路走来,本就是要看一看,这天下会在这些政策之下变成什么样子。

  现在王三的经历就非常的典型,发生这种事情的,绝对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而是无数人的经历。

  “等到雨停之后,就到郡中看看。”

  洛盛下令,王三一家被带到别的屋中休息,还有预防风寒的药物和姜汤,王三离开之后,管家走上前来低声道:“公子,若是前往郡中察查这件事,是不是低调一些?

  臣担心有的官员会狗急跳墙,铤而走险。”

  洛盛闻言有些沉默,管家的话,实际上是洛氏之中的一种理论,被叫做“洛氏逆流法则”。

  这个概念的名字取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主要意思是——随着一个王朝存续时间的变长,即便洛氏什么都不做,敌人也会越来越多。

  一个王朝草创的时候,皇帝英明神武,关爱百姓,臣子们也大多清正廉洁,能克制住自己的贪念,这个时候洛氏的道德水准虽然高,但还不算是特别扎眼。

  但是随着王朝的存续时间变长,吏治败坏,权贵腐朽,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时候,羽毛洁白的洛氏就会显得越来越扎眼。

  尤其是洛氏还不愿意和光同尘,而是依旧特立独行,在很多人看来,洛氏活着,他们就活不了,就享受不了。

  现在的大汉还没有走到这一步,至少贵族的堕落还没有这么快,皇室、诸侯王、列侯之间的平衡保持的非常好,目前列侯们还是想着打仗维持富贵,还没有将爪子伸向普通的百姓。

  但是官吏不一样,这些人大多数是郡县豪强出身,不需要像列侯和诸侯王那样天天担心封国消失,这些人家中都有藏书,代代输出官吏,反而稳得很。

  在一个权力场上,掌握权力的永远不会是一时之雄,而是长时间把持权位的那些人。

  在后世的明清时期,那些县太爷很多都是被胥吏架空的,若是愿意和光同尘,那还能稳稳的待个三五年一迁。

  若是想要做些事,那可就要看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