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则是没有列侯爵的高等级将军,他们功劳不低,但还没到封侯的标准,所以希望能够继续战争,来获得升迁。

  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些像,是那些远支的宗室,诸侯王国处于被废除状态,或者快要被废除,现在需要功劳转型军功勋贵世家,或者需要军功来维持王国的存在。

  刘旦见到这群主战派的人员分布这么广泛,就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有些不懂自己的皇兄为什么要罢战,群情都已经汹涌到这个地步了,就算是硬着头皮上,那也得打这一仗啊。

  况且区区西南夷,刘旦还真的没把它放在眼中。

  因为有了辽东都护府,汉廷的东北部战线就大大的前移了,曾经节制赵、代、燕等三地军务的赵王就失去了战时的指挥权,代之以辽东大都护为尊。

  冠军景桓侯去世之后,在辽东都护府的权力架构中,他这个北燕王的位置就变得很是重要。

  按照刘旦的想法,我在辽东打那些强壮有力的游牧都轻轻松松,西南夷就像是猴子一样,想要战胜简直是轻而易举。

  当初汉廷征讨西南夷的战报,刘旦看过,看完就觉得真是离谱,完完全全的放弃自己的优势,然后倒霉到极点,缺粮生病导致汉军战斗力大减,最后被夷狄一波冲散,失去指挥,彻底炸营,互相践踏而死的就不知道有多少。

  当时刘旦就和太傅评价道:“陛下一定没有看过兵书,没有见过昔年秦国白起战胜赵国的长平之战。

  这山区之中发生战争,真是可怕至极啊。

  一旦敌人把守关隘,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一个不慎就是全军覆没。”

  刘旦取出自己制定的战略,他对武事颇有信心,让宦者交给群臣,笑道:“这是朕的战略,诸位爱卿可以一观。”

  汉廷对西南夷的平定虽有波折,但总体来说比较顺利,这是一场完完全全的国力战争,文明极度落后的西南夷面对汉廷高等级的文明,一旦汉廷的统治者不犯错,笔者找不到任何西南夷的胜算。

  这从侧面证明了汉鼎帝的确不是一个擅长武功的皇帝,西南作为疆域,稳固的留在诸夏体系甚至中央王朝的管理之中。

  虽然限于复杂的地形以及统治成本等关系,汉廷并不愿意开发西南,但主权神圣不容置疑,这是不朽的功绩,大大增强了皇帝的威望,坐稳了皇位,然后汉王朝开始了接下来的一切,笔者会详细讲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