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的事权和政务权,王侯国的国相完全由朝廷任命,平时由国相主政,但列侯不是待宰的猪羊。

  列侯有皇帝的金令,这是洛新创造的一项制度。

  金令是一次性用品,用时要折断,取出里面的加印圣旨,可以用来要求国相移交权力,得到侯国的全权指挥权,包括国相以下的生杀大权。

  不过在事后需要向皇帝汇报目的和结果,如果无故使用,按照谋逆罪处理,如果事出有因,皇帝会向列侯下发新的金令。

  有了约束之后,武装列侯的优点就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岭南、西南夷聚集地、东南夷聚集地、西羌聚集地,能够有效镇压当地的叛乱。

  在周亚夫平定西南夷叛乱,还有诸侯王叛乱中,驻守在地方的列侯带着私军,隶属于朝廷的王侯国相则发动侯国百姓,这两者联合起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汉廷有春秋遗风,再加上察举制度,以及风行社会的忠义之风,二元君主制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皇帝有权力征召诸侯的属臣,但一般来说不会这么做。

  就像是刘彻赏赐给敢战士钱货等等,但是其他的赏赐就不会越过昭公国直接给。

  这是尊重规矩,但同时也是给地方上的王侯上压力,毕竟同样的战功,朝廷给的这么多,结果王侯却给不了这么多。

  人不患寡患不均。

  觉得待在地方没前途,人才自然就源源不断的向着中央朝廷而来了。

  即便是敢战士同样如此,这世上没有人能够依靠纯粹的信仰而活,洛氏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对敢战士的福利待遇极好。

  “家主,此次征讨匈奴,有许多族人伤亡在战场之上,实在是令人心痛。

  这是亡者名单,都是我洛氏的勇士,按照家族的规矩应当进入祭祀之地,将名单上呈给素王。

  这是族人们的功劳,皆手刃胡人,扬我威名,培养他们的子嗣,重赏他们的支脉,这是我们所应当做的。

  还有一些族人已经不能再继续战斗,还请派人来接他们回家族之中赡养,使他们得以平静的度过余生。”

  解除敢战士的后顾之忧,这是洛氏从千年之前就一直在做的,这样的成本极大,所以敢战士的规模一直都起不来,但精兵路线本就如此。

  写下第一封信,然后洛无疾开始写第二封信。

  “汉廷的皇帝是个战略目标很清晰的人,而且他的性格非常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