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监督,一有异动,互相举报,突出一个地方权力的平衡。

  军队自然是列侯参与朝政的重要场合,打仗的结果就在那里,胜利的加封,失败的根据责任划分,小败损失的不多,那就削封地,这算是软刀子割肉,要是多败几次,封地就没了。

  但是胜了就加封,皇室不吝啬于封地,不过封地户数太多了,记得上报朝廷自己给儿子分,这叫做体面,你要是不懂这个体面,那就别怪皇室下狠手。

  每一条都不是乱削你,都是有理有据的。

  而且只要不是造反、谋逆之类意图颠覆社稷的大罪,绝对给你很多次机会,让你失去封国的时候,仔细一回想,皇室真是够意思。

  就算是造反、谋逆,除了主谋的一些人之外,大部分牵连之人也就是流放,若是表现好再立功,皇室是可以按照存亡继绝原则,给你复国的。

  这可是复国啊!

  若是不效死忠诚,天下人的悠悠之口能把他喷死,总而言之,主打的就是一个讲道理。

  这种讲道理在刘恒时期被贯彻的非常彻底,刘彻虽然废除了一些,但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还是能见到这些制度的好处,尤其是周亚夫的表现,让他心理上的排斥少了很多,大致上没有废除,而是继续沿用。

  这种制度之下,列侯们对战功的需要比皇帝都迫切,刘恒为了不打仗还得安抚列侯们,保证在他执政的时候,就算是没有战功也保证他们的福利待遇。

  这样的现实情况,卫青这种能稳定拿军功的天才统帅自然就是香饽饽,多少列侯背地里气的后槽牙都咬碎了,背地里收集黑料,就等着卫青和淮阴侯府栽倒之后背刺一波呢。

  但可惜卫青这个人掌军很稳,大军团指挥有韩信的风范,就算是不大胜也不会败,为人又实在是低调到离谱,为人也异常的恭谨,虽然是皇帝的小舅子,但从来都不张狂跋扈,勤勤恳恳,风评极好,完全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卫青这种性格,对能力不太强的人就很舒服,对洛无疾和霍去病这种个人能力爆表的人同样很舒服,人尽其用,简直就是天生的做统帅的料子。

  霍去病笑着朗声一抱拳笑道:“舅舅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离开大军太远,一定好好探查匈奴人的踪迹,外甥这便走了。”

  说着就一甩披风转身走出了营帐,洛无疾同样抱拳道:“大将军,无疾也走了,拿到斩获再回来向您复命。”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