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却出现了大量的乡侯和亭侯这种基本上属于荣誉的彻侯爵。

  “又是一代人结束了,就这样数十年,数十年的过去,三千年还远吗?下一代洛氏又要如何做呢?”

  姬昭觉得自己可能是唯一能够看到一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之中不断创造的人,这种经历即便是他也觉得充满了趣味。

  天道和姬昭已经达成了协议,互相不干涉对方的作为,也就是不再会有黑手针对洛氏。

  但世界自己的天地大变对洛氏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世界自己内在的逻辑对洛氏造成的可能的影响,除了使用道具,姬昭也不能干涉。

  “只留了一个不擅长政治的人在长安城,阿陵,你想做什么呢?”

  姬昭最后缓缓闭上了眼,波澜壮阔的秦末和汉初结束了,他该睡觉了,等到汉朝和匈奴的战争再次风起之时,再醒来便好。

  ……

  长安城。

  曾经在这座城池之中,最为煊赫的就是洛氏,一门三侯,三兄弟还都是三公高位,洛新则是摄政大丞相,在外有大将军韩信,真是强横到了极致。

  但是短短三年之内,英侯、安阳侯、淮阴侯全部薨逝,摄政大丞相东阿侯薨逝,寿光侯请辞,整座长安城洛氏似乎就人去楼空了。

  身负圣痕的身影似乎一下子就见不到了。

  不要说整个朝臣权贵们不适应,就连长安城的百姓都有些不适应这种突然的变化,这里很多都是从前的洛人迁徙来的,对圣痕有种天然的归属感。

  然后很多人就发现实际上还是有一个洛氏子留在长安城的,是当今皇帝陛下的表弟,东阿侯洛新的嫡子,一个还没有加冠的少年。

  皇帝陛下给了他进出宫门的令牌,让他担任侍中,几乎形影不离,他叫洛景。

  洛景是洛新的嫡子,由于洛新属于典型的晚年得子,所以洛景虽然年纪小,但是辈分高,是洛氏第三十四世孙,他最大的堂兄是洛陵的儿子,甚至已经快要步入知天命之年了。

  洛景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没有洛新那样的才能。

  洛新本来打算学习自己兄长们,将洛景送回昭城,但最后综合了各方的建议之后,便将洛景留在了长安城。

  不过洛景虽然接近皇帝,担任侍中,却从不对自己不擅长的军国重事发表意见,相当于打卡上班摸鱼。

  ……

  长乐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