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得洛临走进,便笑道:“洛侯如此急切,可有要事教寡人?”

  洛临行礼后回答道:“臣听说王上想要征伐犬戎,所以来劝谏您。

  五年前,您干涉诸侯的国君继承之事,诸侯心中不满。

  现在与犬戎交战,臣担心可能会引来不好的结果。

  昔年臣先祖文公薨时,谏言昭王,天子之军不可轻动,败则有不测之事。

  西北有申侯,曾侯,又何须劳烦您率领大军前去征讨呢?”

  姬辞闻言自然是不快,但顾及洛氏的地位,便没有发作。

  但还是冷冷道:“寡人不是纣王、厉王那样的君主,便是卿的先祖,素王、文公在世,想必也会称赞寡人是圣王,洛侯多虑了。”

  “王上您自然是圣王,但……”洛临还想再劝,姬辞直接说道:“洛侯刚刚从南申国回来,想必是累了,快下去休息吧。”

  洛临无奈,随着一大批中兴名臣离世,这些年天子辞越来越乾纲独断,听不进臣子劝谏之言,自己独木难支。

  洛氏在王室之内的威望,从洛文公薨后,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洛氏的地位已经不是以前那种无可争议的诸侯第一。

  尤其是到了洛临这一代,荒王时共和执政,他只能名列第四,连三公之位都没了。

  现在明明知道到处都是问题,就像是一间屋子在漏雨,只能尽力的缝缝补补。

  这种软刀子割肉的感觉让他很是难受,问题太多,无处下手,即使手中握着天命神器又有何用?

  对现实影响越来越强的姬昭摇摇头,洛临本身天资就不是能力挽狂澜的中兴名臣,能有现在的成就已经是努力的结果。

  【洛临:权斗:82;治国:78;御人:81;统率:79;武力:71;军略:76】

  这个数据模板不能说差,对于大部分家族来说,如果能够世世代代出现这个级别的人才,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但是对于洛氏这么一个执掌王朝国策的诸侯公卿来说,一个没有短板,仅仅只是中人之姿的家主,是挽救不了走下坡路的国家的。

  在姬昭看来,如果是洛苏,给他二三十年的时间,应该还能勉强续命六七十年,到时候就是真正的积重难返。

  ……

  三十七年,王伐条戎、奔戎,败于庆阳。

  三十九年,王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