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王国、侯国、郡县的选址,怎么让他们犬牙交错起来,怎么让他们保持平衡,而不是直接一方吃掉一方。

  诸侯王、彻侯和郡守县令的选择都很重要,诸侯王和彻侯若是沆瀣一气,这项政策就失去了他的作用,郡守县令若是无能,甚至攀附权贵,就会唯诸侯王与彻侯马首是瞻。

  您还记得臣为您讲述诸国变法时说过的话吗?

  秦国的变法基本上是照抄魏国变法,楚国的变法也是很大程度上照抄了魏国的变法,诸国变法大同小异,变法的内容就在那里放着。

  其中的差距在哪里呢?

  就在于执行!

  现在同样如此,您天马行空的规划,需要贵族、官吏、豪强,乃至于百姓去落实,这些人才是决定政策成败的关键。”

  刘恒闻言若有所思,望向洛新说道:“姑父,您推行这项政策时,朕可以在旁边跟进吗?

  您不止一次的说过,中央朝廷的命令落到地方就会完全变样,一定要时不时的关注,才能保证政策的完整实现。

  朕想要看一看一项政策从提出到最终的实现到底会遇到哪些问题。”

  洛新笑道:“您是诸夏的天子,大汉的皇帝,臣是您的臣子,您当然可以跟进这项政策,这正是臣想要带您做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刘恒很是兴奋,洛新摄政这些年自然是有些不知从何而来的风言风语。

  说洛新完全独揽大权,不愿意放权给皇帝,皇帝渐渐长大,洛新恐怕是不想还政之类的话。

  这很正常,毕竟当年素王都被自己的兄弟中伤过,洛新同样不能免俗。

  不过刘恒自己生活在宫中倒是没感觉过洛新给自己带来压力,而且他能感受到洛新真的在很认真的教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所以他不用面对权臣的态度去面对洛新,而是敢于主动去承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大丞相洛新果然如同他预料的那样,很愿意自己参与其中,而且欣喜于自己的成就。

  “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了,关于这一次平乱功臣的赏赐。”

  说起这件事,洛新和刘恒面容之上的神情都有些奇怪起来,洛新沉吟道:“首先是禁卫以及关中子弟,这些人都要好好的赏赐,这是彰显朝廷恩典的大好时机。

  这些人心向朝廷,那朝廷就稳如泰山,陛下您可以为他们赐下财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