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一百四十五章:孟子(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诸国国君和太子依旧以娶洛国公主为荣。

  再看看齐国的公室现在能安稳的坐在齐国之中,不就是因为和洛国关系好,娶了那么多洛国公主,所以洛国一直撑着公室,否则昔年卿士作乱的时候,齐国早就步了晋国后尘了。

  孟轲直接拜倒说道:“母亲最是在乎言传身教之人,轲年幼之时家贫,但母亲却极其重视轲的读书之事,为此曾三次搬迁家居,最终在书院旁住下。

  洛国公室,天下闻名,是诸夏之间最有礼仪的,您公室之中的贵女公主,定然是知晓礼仪的淑女,轲不过是庶民,能得洛侯和您的垂青,这是上天赐下的恩典,难道能违背吗?

  轲回到家中便禀告母亲,母亲定然欣喜。”

  见到孟轲应下,洛弘脸上的笑容更是真诚几分,这世上虽然奇葩的亲戚很多,但想要成事,不依靠宗亲外戚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况且洛弘真的很喜欢孟轲,把妹子嫁给这样注定要青史留名的贤人不亏,至于嫁过去会不会受欺负,那就要问问是脖子硬,还是暗面武士的刀锋利了。

  有了这一层关系之后,孟轲明显完全放下了顾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儒家的大佬们做梦也想不到,他们费劲巴拉的想着之后拉拢的孟轲,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被洛国公室拐走了。

  孟子现在初出茅庐,很多方面的还不够成熟,但是身为天才就是能够作出非常之言,他不仅仅在义利之辩上有非常经典的结论,其他的方面同样有深入的思考。

  最关键的还是孟轲言辞犀利,文风雄浑,几乎每一句话都像是在作文章一般,能够将自己的道理完完整整的讲述出来。

  如果单独读洛孔二圣的书不明白二圣的思想,那么听孟子的讲述就能完全明白,这就是洛弘最看重他的地方。

  这是上天赐予儒家的传道之人!

  “素王曾经说过君主和臣子之间要互相尊重和重视,如果君主不在意臣子,甚至将臣子当成猪狗牛马一样的对待,那么臣子就应当向君主复仇。

  基于此,我对君臣之间的关系做了总结,用以反驳法家的君主至上之论,君主至高会带来祸患。

  因为这世间没有任何的王朝会永远圣王在世,所以臣子必须具有反制君主的手段和道义,以防止厉王和幽王那样的昏君乱政。”

  孟轲的思想很是激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