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暴动的手段并不像是巴黎市民那么极端,但架不住伦敦市民暴动次数频繁啊!”

    已经在苏格兰场当了快三年警察的亚瑟深以为然道:“我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教授便向我们普及过伦敦历史悠久的暴动传统。暴动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的,宏大一点的理由,有想要推翻国王的,有想要爆破议会大厦的,还有想要干死内阁的。事关民生的,有抗议大米涨价进市场抢粮的,有抱怨工资太低所以捣毁工厂机器的。还有闲着无聊想要管国王家务事的,不喜欢新来的王后要抗议,国王和王后离婚也要游行。让我猜猜,你说的这个原价起义该不会是抗议剧场门票涨价的吧?”

    狄更斯笑着喝了口茶:“亚瑟,伱不愧是侦探,还真让你猜对了。当时科文特花园剧场遭了大火,刚刚重建完成。为了收回建筑成本,剧场经理新添了一层私人包厢,专给富人享用,其他座次的票价亦水涨船高。

    然而这样的行为却激怒了市民,他们掀起暴动攻占剧场,剧场里的小号声与鼓声响了足有两个月,所以最终剧院经理和宫务大臣都不得不对市民让步。

    亚瑟挑眉道:“幸亏那时候还没有苏格兰场,否则碰上了这种事情,我们还真难办呢。毕竟我们的警官收入也不算高,但他们也是有看戏需求的。不过话说回来,科文特花园涨价,他们为什么不去其他地方看戏呢?请恕我直言,那里的戏剧虽然都质量过硬,但看个两三部就差不多了,看多了还是挺没意思的。”

    狄更斯开口道:“市民们也不是不想去其他地方看戏。但是在1809年解禁小剧场演出之前,伦敦只有两家获颁皇室许可状的正规剧院,一间是科文特花园剧院,另一间是德鲁里巷剧院。

    那个时候,这两家剧院不止像今天这样表演高雅正剧与音乐剧,而且还经营着如今在小剧场才能看见的笼中驯狮或是骑马搏斗之类市民阶层喜闻乐见的惊奇节目。我听一些老伦敦人说,那时候剧院的格局,是和现在不同的。剧场上下一共分四层,三层以上是专供有钱人和贵族的,还常设有两个王室专用的包厢。而在底下的正厅除了卖坐票以外,还销售站票。

    剧目开演的时候,观众们到处同身旁的朋友们开玩笑,又或者冲着楼上包厢的朋友大声打招呼,到处都是喧闹嘈杂的人声。所以大伙儿才都说那会儿只有经过科文特花园和德鲁里巷剧院历练的演员,才可以真正在伦敦称得上是个角儿。”

    亚瑟轻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