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销售出1600多个住宅单元,比林志超预计的多出三百多个。

  所以希云街的不到1500个住宅单元,林志超希望一年半销售完毕。毕竟期间的廖创兴银行挤提,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影响,那就那几个月暂停销售。

  至于渡船街的那个地盘,地积比非常高,20万平方尺可以修建3000个住宅单元,按照每个单元5万港币计算的话,足足1.6亿的销售额。

  林志超记得1962年就会颁布降低20%的地积比,正式施行1965年;正因为如此,香港的地产商拼命的在这三年修建高层住宅大厦,毕竟以后就要少20%的楼面,在同等地皮的情况下。

  而在那三年时间,银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至地产商,导致了1965年的银行挤提大浪潮。

  所以,林志超也打算将渡船街的‘德福花园’在今年年底动工,销售可以明年下半年开始,分两年半售罄。

  每一步,林志超走得都相当稳健。

  由于长江实业的地皮非常廉价,每平方尺的楼面成本,比其它地产商便宜10港币左右;而香港的住宅每平方尺在40~55港币,可见长江实业有多赚钱。

  “好,那我先放售一幢楼那今年的地皮购买计划?”胡兆煦询问道。

  去年,长江实业仅购得13万平方尺的地皮,如果除掉希云街、渡船街的开发地皮,只剩下120万平方尺不到。

  这120万平方尺,也许在1963~1964年还会开发个10万平方尺,那就剩下110万平方尺左右。

  林志超说道:“如今地皮已经回升至1957年的巅峰,港九市区的住宅地皮已经达到170港币每平方尺以上。但公司账上的资金还算充足,再加上租金已经大增长,今年可以拿下10万平方尺左右的地皮!”

  胡兆煦马上说道:“好,有情况向您汇报!”

  存个120万平方尺,已经足够了。

  毕竟,1967年后,地皮便宜得很,绝对不会超过100港币每平方尺。

  那个时候抄底,更加有利!

  此时香港的地产业,受到了限制——经济不够发达,所以每平方尺的楼面很难超过70港币每平方尺,一套住宅也就4~7万;就是在1964年的巅峰,估计也就5~8万的样子。

  所以,没必要存太多的地皮。

  锦兴置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