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能性。”

    两人也没在店里多留,毕竟沙县小吃的翻台率是很高的,吃完了一直坐着容易影响后来的食客。

    河岸边柳树下,苏璟随意漫步,顺带消消食。

    朱标紧随其后,心中却是在酝酿着怎么开口问苏璟那两百多年后的天灾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清风吹拂,沿河叫卖的商贩不少。

    苏璟的目光落在那些商品的包装之上,大部分都是自己造纸厂生产的草纸。

    不错,这说明自己的草纸已经有了市场认可度了。

    在红薯工坊因为没有原料无以为继之后,苏璟所制造的包装纸,大部分的顾客就是这些商贩了。

    苏璟不求赚钱,只要能维持住运转就够了。

    因为造纸厂是他的商业版图中重要的一环, 之后还有印刷厂,都是逐步的配套上来。

    终于为什么, 那很简单。

    因为大明科举马上就要重开了,到时候读书人的数量会暴增。

    读书人多,纸和书籍的需求都会增多。

    自己得提前布局。

    “苏师。”

    朱标的声音从苏璟的身后传来,将苏璟的思绪拉了回来。

    苏璟转头道:“牛懿,怎么了?”

    朱标说道:“苏璟,前几日您教导的气候学,学生也有所复习巩固。”

    “学生有一问,请先生解答。”

    苏璟停下了脚步,回头道:“哦,说来听听。”

    朱标顿了顿,说道:“苏师,学生当时问过,大明会不会出现如同唐末那般的天灾,您说两百多年后,天象会再度轮回。”

    “学生查过唐末大旱三年的记录,那是寸草不生,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简直是人间炼狱。”

    “学生想知道,大明就真的没有办法应对这样的天灾吗?百姓只能接受那炼狱般的现实吗?”

    悲天悯人,济世胸怀。

    朱标对于百姓,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现在他只是太子。

    苏璟对于朱标问出这种问题也没有什么疑惑了。

    自己的这个徒弟,就是关心人间疾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