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三百四十章 银矿?那是银山!(2/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想必是可以快速增加财政收入的。”

    刘伯温经商不多,不过史书读得多。

    国家经商对于财富的增值,那是比起个体户来的有效的多。

    只不过,在大明,老朱对商人的看法始终不太好,哪怕是有着苏璟这样的商人例子在前,依旧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的。

    更不要说,海禁之策,是老朱亲自确定的,现在开通海外商业行为,一来是推翻了之前的政令,二来老朱也会担心被一些曾经的余孽扰乱边境,破坏稳固的统治。

    “伯温,这陆路上的通商,朕尚且可以接受,但这海外,朕绝不会同意!”

    果然,朱元璋直接表现出了相当坚定的态度。

    刘伯温没说话,目光望向了苏璟。

    苏璟摆手道:“陛下不愿意,那我没有办法,陆路虽然也可以,但海运和陆运可通商的规模天差地别,怕是也没多大的效果。”

    大明现在的科技水平下,水路运输是体量最大的,海运更不要说了。

    而在贸易中,交易的体量大小往往决定着利润的多寡。

    老朱这海禁政策不解开,苏璟的中策也只是空中阁楼而已。

    刘伯温只能继续道:“那么现在看来,能迅速解决大明财政问题的办法,似乎就只有下策了。”

    “反攻倭寇,攻占倭国。只是,这下策吧,老臣也有些不太懂。”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伯温,你就别给苏璟留面子了,什么不太懂,这下策压根就行不通。”

    “且不说倭寇乃是海上岛国,善于海战,游窜四散,攻打不易,就算是真打下了倭国,不过是弹丸之地罢了,又怎么能够解决我大明的财政之危机?”

    朱元璋可是一代雄主,倭寇入侵山东边境,他早就升起过攻打的想法。

    但在衡量利弊之后,他还是选择了放弃。

    倭寇可以打,但真要是打上倭寇所在的琉球岛,那需要的兵力太多,投入相当的巨大。

    真打下来了,也就是那么大点地方,资源也不多,老朱是真看不上。

    刘伯温看着苏璟,也在期待着苏璟的答案。

    “看来陛下对于倭寇的了解非常,我想陛下也曾有过攻打倭国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