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相对简单的例子,现在大明最多的商品是什么?粮食对不对,民以食为天,农民最多,粮食也生产的最多。”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大明全年的粮食产量是有限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宝钞呢?你们想想,朝廷要是想的话,是不是可以近乎无限的印下去。”

    “对于宝钞来说,制作材料都无法限制,因为材料不够的话,增加面额就行了。”

    “现在,我们用宝钞去买粮食,宝钞再多,最多也就是把所有的粮食买完对不对,当粮食售空的时候,即便印出再多的宝钞,那也买不到粮食了。”

    “其实不仅仅是粮食,其他的东西也一样,任何的物资都是有限的。现在,你们可明白,为什么宝钞的价值,朝廷决定不了了。”

    苏璟侃侃而谈,说的内容其实并不算多么的深奥。

    但对于大明来说,这样的理论还是蛮先进了。

    朱标等几个皇子自是不用多说,平日里肯定没学过也没研究过经济学,这货币更是与他们无关。

    老朱给他们的供养,那可太多了。

    至于朱元璋,读的书的确不少,近来为了发行大明宝钞,同样研究了不少货币的知识,但终究只是前线的内容,苏璟所言,还是过于深入了。

    刘伯温那就是豁然开朗了,他所学驳杂,各方面都有涉猎,同时善于思考,苏璟的话,只是一点,他就通了。

    现在的刘伯温已然理解了苏璟为什么要告诫朱元璋,大明宝钞的发行,一定要慎重的原因了。

    “伯温,你明白了?”

    老朱对刘伯温还是很了解的,只是瞥过一眼刘伯温的表情,便明白刘伯温知道什么了。

    刘伯温点头道:“是的,陛下,臣明白了,苏先生之智慧,不管什么时候都令人钦佩。”

    “快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朱元璋赶忙催促道,他迫切的想明白苏璟所言的内容到底是什么。

    刘伯温摇头道:“陛下,老臣只是理解了一点,让我讲给别人听还是差一些,不如咱们继续听苏先生讲,他讲的肯定比我说的透彻。”

    刘伯温心里还是念着苏璟的好的,这种时候,他不会抢了苏璟的风头。

    朱元璋看了刘伯温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