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三百三十四章 货币的价值不仅仅来源于自身价值(3/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r>
    “臣明白了,臣一定知无不言。”

    刘伯温当即朝着朱元璋保证道。

    “伯温,你可知道交子是什么?”

    朱元璋朝着刘伯温直接问道,现在是苏璟的休息时间,可得抓紧了。

    “交子?”

    刘伯温脑袋一懵,随即摇头道:“还请陛下明言。”

    朱元璋似乎有些不满道:“就是北宋时候在川渝地方商人搞出来的民间宝钞,后来被一个叫张咏的官员从民间转向了朝廷。”

    一提起人名,刘伯温立马反应了过来:“陛下说的可是宋真宗时期的礼部尚书张咏,此人臣倒是知道些,他的确是做过类似的事情。”

    “他曾任益州知府,这交子应该就是当时他让16户富商经营的东西,后来北宋朝廷在益州设立了交子务,大概就是这样。”

    听完刘伯温的话,老朱的眉头一撇:“苏璟这小子,知道的还挺多。”

    “陛下,这苏先生现在在讲交子?”

    刘伯温有些好奇的问道。

    朱元璋点头道:“差不多吧,反正说半天就是钱的事情,你跟着听一会就明白了。”

    老朱知道刘伯温的脑子,也没打算解释太多。

    反正人都到了,听听就明白了。

    “多谢陛下。”

    刘伯温立刻朝着朱元璋躬身谢道。

    能听到苏璟的课,刘伯温这心里是真的高兴。

    朱元璋立刻嘘声道:“你小点声。”

    刘伯温赶忙闭嘴点头,不再言语。

    此刻苏璟缓口气也缓的差不多了,他看着朱标几人笑道:“怎么样,你们有想法了吗?”

    朱标举手道:“苏师,学生以为,这银子竟然做成了定制的,那么价值便在被铸造出来的时候就定下了,所以即便有些轻微的损耗,大家也都认的。”

    朱樉说道:“苏先生,我觉得吧,大家就是图方便,这五十两一锭的银子,少了一点点,算账的时候都麻烦,还不如就当成五十两继续用来的方便。”

    朱棡说道:“苏先生,我以为这是约定俗成的,大家用着也习惯。”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