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很享受这种感觉,便假假道:

    “太史公十分平易近人,乐于提携后辈。去岁他老人家进京朝觐,在下冒昧以同乡身份求见,本来没报多大希望……他老人家在京时间那么短,还要拜见皇上、太子诸王,以及勋贵重臣……

    “没想到,他老人家居然拨冗接见区区,还当场雅正了在下送他老人家的文章,并欣然做长序一篇。”马君则说到这,眼圈微微泛红,激动道:

    “那篇《送东阳马生序》,写的实在太好了,感情之真挚,发人之深省,还在荀子《劝学》之上。

    “在下也算是抛砖引玉了一回,实在不忍私藏,致明珠蒙尘,便与同窗分享,本意在共勉,却不料一传十十传百,给在下带来了些许浮名,真是惭愧惭愧,实非本意哉……”

    “原来如此,这份际遇固然令人艳羡,但也是因为君则兄的文章为人,赢得了太史公的认可,才能蒙赐这样一篇绝世好文啊。”胡俨马上赞叹道,倒也不只是他情商高,实在是真羡慕啊。

    哪个读书人不羡慕东阳马生这份际遇呢?杨士奇也同样称羡连连。

    就连那二杆子铁铉和书呆子黄观,都羡慕的不要不要,央求舍长奇文共赏之。

    马君则欣然背诵起,这篇他已经倒背如流的文章来:“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文章确实极好,不仅功底老辣,而且真挚感人,一下子就把众人吸引进去。

    但不包括胡显和邓铎。趁着这功夫,后者小声问道:“那太史公,宋龙门还有宋潜溪,是几个人啊?”

    “笨蛋,一个。”胡显脸上浮现出,智商上的优越感,教育他道:“太史公都不知道是谁?司马迁啊。”

    “那他为啥还姓宋呢?”邓铎又问道。

    “呃……”胡显想想道:“那就是两个。”

    朱桢听得这个汗呀,两个文盲吗这不是,太学就招些这样的玩意儿吗?

    “就一个人,是宋濂。”那一刻,老六感觉自己像个学霸。

    (本章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