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许是从布衣到皇帝的经历太过离奇,许是大环境如此,朱老板不是一般的迷信。总觉得不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自己个放牛娃怎么就当上天子了呢?

    所以虽然不喜欢人间有天师,他还是不愿意把历史悠久、神乎其神的天师道往绝路上逼。

    而且天师道在朱老板的发迹路上,还是立过功的。

    龙凤六年,当时朱老板已经有了称帝的念头。为了增加自己的分量,便在刘伯温的建议下,发御榜征召张天师觐见。

    彼时的天师张正常也独具慧眼,立刻向朱元璋献上‘天运有归’之符,为朱老板的造反事业背书。

    那会儿朱元璋的实力,在诸侯中还不算最强,根基也很浅薄,能得到正一道的支持,尤其是张天师的认可,无疑是极大的助力。使朱元璋与其他‘乱世草头王’的军头区分开来,逐渐发展为有凝聚力的政治集团。

    最终对其它诸侯形成降维打击,彻底笑到最后。

    而在夺取天下后,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国民急需休养生息的局面,正一道清静无为、纯化人心的政治理念,更是符合朱元璋的需要。

    于是洪武元年,朱元璋授予张天师‘正一嗣教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封号,并敕令其“永掌天下道教事”。

    这标志着张天师从江南道教领袖,一跃成为了天下所有道教的教主和精神领袖。这是正一道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未曾达到的高度。

    朱老板实指望他们能继续替自己卖力宣传,巩固朱明王朝的合法性呢。虽然现在看来,他们让皇帝失望了。

    但正一道统领天下道教,而道教是大明百姓的重要精神支柱。这就把他们一棒子打翻在地的话,必会引起长久而强烈的反噬。

    短时间内有教徒作乱的危险。长期来看,更会给各种邪教,填补正一道空出来的信仰真空的机会,很可能乱子还在后头呢。

    说白了,江西的张天师也好,山东的孔圣人也罢,都是他老朱家降低统治成本的工具。

    只要这工具造成的损害,小于它带来的好处,那最好还是捏着鼻子用下去。这就是张天师有恃无恐的原因。

    但越是这样,朱桢就越要打破他这种有恃无恐的心理。让他相信自己真的会灭了他们。不然这帮牛鼻子怎么会乖乖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