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去衙门了。”便听楚王殿下缓缓道:“让老百姓去找粮商兑换?他们没那个信誉啊。”

    “啊?”三位官员登时又垮了脸。“殿下啊,我们哪有粮食兑给市民啊?”

    “瞎说,府里县里都有预备仓,什么会没粮食呢?”楚王笑眯眯道。

    “不是殿下,预备仓的粮食,只能借贷于民,不能白给老百姓啊。”三人忙苦着道:“到时户部盘库,平不上账,我们是要掉脑袋的!”

    大明的预备仓,类似前朝的常平仓,但也有不同之处。其大体运营模式是,各级地方官府在丰收时出官钞籴粮贮之以备赈济,待荒年借贷于民,令其秋收后偿还。

    朱老板执法森严,没有官员敢跟他马虎眼。李亨三人宁肯不当这个官,也不能让人用纸,把储备仓的粮食换出去。

    “那伱们直接借粮食给市民啊!”楚王殿下拉下脸道。

    “殿下息怒,按照朝廷规定,从储备仓借粮,是需要有名下土地作抵押,”李亨忙硬着头皮解释道:“那些织工船工,大都没有土地,是以没有资格借粮的。”

    “这是什么狗屁规定?”楚王满脸怒意道:“明明仓里都有粮食,却不让市民借,难道眼睁睁看他们饿死?就不会变通一下么?!”

    “唉,殿下,卑职等也不想这样啊。”三人脸皱成苦瓜道:“可空印案之后,朝廷上下,谁还敢变通啊?”

    “倒也是……”朱桢登时语塞。那些懂变通、有头脑的官员,已经全都没了头脑。剩下人哪还敢再越雷池半步?

    “这样吧,本王以苏州织染局的名义,向你们借粮如何?”他便又换了个思路道。

    (本章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