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案子上面,消耗过多的精力。

  但不是说他想放弃,想认怂,他是渴望能够速战速决,一锤定音,这就是他为什么采纳王安石的建议,急着将许遵调回京城,主持大理寺的原因。

  因为大理寺是北宋最高审判机构,在刑事案件上面,大理寺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前不久他们可是连宋神宗的圣裁都给予驳回了。

  这其实令宋神宗很是不爽,也很没面子,是你们主动让我圣裁的,结果我TM裁完之后,你们又给驳回。

  你们是在玩我吗?

  这年轻气盛的宋神宗,可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主,既然争不过你们,他索性就来个釜底抽薪,老子换个人上去。

  当然,由此可见,宋神宗是绝对支持王安石的,也是务求此战必胜。

  其实他也输不起,因为这算是他登基以来,头一把火,结果如今就剩下火气,如果不扭转过来,将会对皇权产生极大的冲击。

  故此,许遵刚刚回京,宋神宗便马上召许遵入宫。

  叮嘱完张斐之后,许遵便是急忙忙赶去宫中。

  入得殿内,但见除神宗之外,还有翰林院大学士王安石、司马光,以及刑部、御史台等部分官员在内。

  其中最为扎眼的就是王安石,因为这厮不修边幅,邋里邋遢,胡须都快垢住了,甚至连腰带都是歪的,就这造型往这大殿上一站,那妥妥地主角啊。

  而司马光与之刚刚相反,这头发、胡子都梳得是整整齐齐,衣服虽然有些旧,但也非常干净整洁,一丝不苟。

  此时王安石、司马光差不多都是近知天命的年纪,虽然精力是不如二三十岁,但经验丰富,可以说是一个文官最巅峰时期。

  其实他们这一批人也是大宋文官天团的最后光辉。

  可惜啊......!

  一看这场面,许遵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看来真如刘肇所言一般,此案已经惊动满朝文武。

  毕竟他还不是宰相级别的人物,犯不着这么大阵仗来迎接他。

  “臣许遵参见陛下。”

  “快快免礼。”

  这君臣之礼过后,宋神宗先是表彰了一番许遵在外的政绩,正是因为许遵之前的政绩非常不错,深得各地百姓爱戴,朝廷才将派往登州历练,这回京升迁是迟早的事,只不过如今提前了一年多。

  “陛下过奖,臣愧不敢当。”许-->>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