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的罗马是个贵族与平民并存、双方矛盾和谐可控的共和国。

    所有的城邦的市民都拥有选举权,正是靠着这一套体系,罗马人逐渐占领、同化了意大利半岛。

    在此期间,劳动、作战的主体都是罗马的农民,可以称之为“民兵”。

    但持续数百年的扩张战争,极大消耗了罗马的人口。

    此外,民兵们在外征战期间,自有的土地、农场大量荒芜、亏损。

    而几乎与此同时,战争掳掠而来的战俘大量流入罗马境内。

    于是,慢慢的,罗马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罗马社会的两极分化极其严重。

    一方面,扩张带来的红利大部分流入了贵族、富人阶层,而这些人大量使用奴隶替自己从事耕作。

    奴隶主通过奴隶生产出的农产品,成本要远低于平民的农产品。

    这些农产品上市之后,质量更好,而价格更低。

    于是那些以土地为生的古罗马平民的农产品也就卖不出去了,纷纷破产,甚至原有的土地都被那些大贵族的庄园和农场兼并。

    古罗马的主体经济体制也就发生巨大变革。

    那些罗马低层国民则日渐困窘,而贵族却越来越富有。

    因此,在那一时期经常发生市民起义。

    在生产工具并不发达的时候,生产力的提升就只能依靠人力,奴隶制冲击了小农经济。”

    若有所思的亚瑟开口道。

    “我好像明白了,小农经济里,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

    而在被奴隶制冲击后,国家的生产关系就变成了奴隶主拥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领了奴隶,支配所有奴隶创造的产物。

    这就是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

    夏亚满意的颔首继续道。

    “虽然初期罗马共和国只有城邦的规模,可以实现所有人的民主。

    但随着不断的征战罗马共和国征服了大片的土地,版图不断增大,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

    当时的罗马北起多瑙河、南到非洲、-->>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