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篙,把石彪给拉上船,问道:“大早上的,你怎在河里?”

    “轮了差事,俺要逃命。”石彪说道。

    邓春立即明白,愤怒道:“被害的还不止俺一个,石兄弟也遭难了。”

    石彪指着两岸:“俺老娘和妹子还在岸上。”

    白胜立即操船去接人,十三个人倒是装得下,毕竟还有小孩子,但已经快要超载了。

    一路顺流而下,半下午时分,就已经过了下白村。

    穷书生孟昭,也借钱雇了条小船,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跟白胜的船相距数里,一前一后往大明村而去。

    “孟秀才,俺只到这里,”船夫停在江边说,“拐进去是黑风寨,山贼窝子俺不敢去。”

    孟昭说:“山贼已被剿灭了,没有危险。”

    船夫只是笑:“俺不去。”

    孟昭抱起几个月大的龙凤胎,妻子牵着六岁大的女儿,登岸一路步行进山。

    此时的大明村,接纳了好几拨逃户,又招来四十多城外贫民,人口已飙升至926人(含未成年)。

    朱国祥这两天也在,正在为堰塘选址。

    “这里可以平整出来,”朱国祥指着一处缓坡说,“能挖一口面积半亩的堰塘,工程量不算大,入冬之前应该能完工。各处山地都要调整规划,每隔一段距离种树,防止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暂时就种桑树吧,保持水土还能养蚕。”

    朱铭说道:“冬天农活不忙,如果不下雪,还能继续挖堰塘,咱们再去选一处地址。”

    父子二人踱步下坡,朝另一座小山走去。

    山脚与河岸之间,有大片水田,高矮相间,已经带着点梯田的味道。

    朱国祥说:“唐代就发明了高转筒车,但我在西乡县还没见到过。这里如果搞一架高转水车,在山脚处修一条水渠,就能快速提水灌溉一大片田。”

    “什么是高转筒车?”朱铭问道。

    朱国祥解释道:“筒车是提水灌溉工具,高转筒车特别高,能够浇灌高处土地。按照王帧《农书》的记载,甚至能达到十丈高,也就是三十多米。”

    “有点离谱,三十多米,都十层楼高了,”朱铭问道,“你能做出来吗?”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