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俩对视一眼,朱铭微微点头。

    朱国祥拱手道:“承蒙老员外信赖,我愿担任村塾先生。但如何教书,旁人不得插手,否则就请另寻高明。”

    老白员外有些好奇,问道:“朱相公打算如何教书?”

    朱国祥说道:“村中孩童,不说考进士,能考举人的有几個?读再多圣贤书也不管用,我会教他们些别的,例如怎样种田,又如怎样算账。学得这等本事,今后也好谋生。”

    “便这般教,俺觉得很好!”老白员外非常高兴。

    且说欧洲那边,乡绅阶层出现之后,同样热衷于兴办学校。免收学费,包吃包住,只教读写和算账,目的就是给自己培养打工人。

    朱国祥这般教导村中孩童,正合老白员外心意。

    “取五百钱来!”

    老白员外当场敲定此事,还预付朱国祥一个月工资,剩下两百文钱是给新聘老师的红包。

    朱国祥被奴仆带去,与那梁学究做交接。

    梁学究并没有因下岗而懊恼,对此表现得云淡风轻,他指着一摞书说:“那些都是蒙学读物,白家的孩童,只一个肯学的,其余皆为顽劣之辈。老夫也打过骂过,全无半点长进,索性放任自流。”

    除了教材,竟还有学生作业。

    无非抄写生字生词之类,果然一塌糊涂,也就白祧按时完成。

    朱国祥问道:“这白祧是谁?”

    梁学究说:“白三郎的长子,今年七岁。白大郎育有三子,长子、次子皆已娶妻,幼子则顽劣不堪。白大郎怨俺教得不好,说要把小儿子送去县里读书。白二郎也有两子,皆在县城求学。剩下那些孩童,都是老白员外五服内的宗亲子弟。”

    两人交接之时,老白员外坐在书房,脸色显得有些阴沉。

    老白员外叹息道:“俺花了二十年时间,也只把衙吏和长名换了四五成。剩下的只要听话,便可安生做事。这姓祝的不讲究啊,他做主簿两三年,就想干完俺二十年的勾当。”

    一直在研究八股文的白崇彦,此刻被叫到了书房,他问道:“姓祝的又有什么举动?”

    老白员外说:“他要对乡司开刀了。上个月里,当众斥责袁乡司好几回,夏粮征收若稍有不顺,袁乡司肯定得狼狈滚出县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