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抬行李,把客人的房间也安排好。

    朱铭屁股还没坐热,田二、田三等人,也带着老婆来拜见。

    他们掌管着村中各种事务,朱铭随口问起,又出言勉励,赏赐各种小物件——都是从东京带来的,汉中这边买不到。

    男人们聊得差不多了,郑元仪牵着小孩过来。

    朱国祥的女儿一岁多大,刚刚学会走路,但走得不太利索,需要大人护着才行。

    宋徽宗赐的破名字太生僻,从来没有使用过,另取了个小名叫“安安”。这属于宋代女子惯用的小名,有平安长大的意思。等今后及笄或出嫁,再正式取字,到时候以字为名。

    在此之前嘛,可以唤作朱安安。

    对宋代社会了解越多,朱铭就严重怀疑,李清照可能不是闺名,而是及笄后姓李字清照。

    女子待字闺中,待的就是那个字。

    “叫大兄。”郑元仪双手扶着小女孩腋下。

    朱安安瞪大眼睛看着朱铭,似乎有些害怕,又带着几分好奇。

    朱铭笑道:“给我抱抱。”

    郑元仪抱起小孩交给朱铭,笑道:“安安真漂亮,生得像个小瓷人儿。”

    朱铭刚接过手,小女孩就哭起来,朝着沈有容张开双臂:“妈妈,妈妈……”

    爸妈之称远早于爹娘,符合婴儿的发音习惯。

    宋人更习惯于称呼爹妈,而不是爹娘。(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今人呼父曰爹……岂唐人又称母为阿八?今人则曰妈。)

    郑元仪连忙把安安抱起,哄了几下终于消停,笑着说:“大兄吓到安安了。”

    田二妻子坐在边角,好奇问起东京的风俗事物。

    郑元仪说道:“东京百姓多烧石炭,少用木柴和木炭,大郎还做成了探花炉、探花煤卖予他们。”

    张广道的妻子江二娘问:“石炭是怎模样?”

    郑元仪解释说:“就是黑色的石头,能燃烧起来。”

    村里的女眷纷纷惊叹,觉得东京就是不一样,连生活做饭都用石头。

    又聊起许多物什,说到相国寺经常有上万人玩耍时,田三妻子突然问:“恁多人逛庙会,茅房不够咋办?”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