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国祥观察其表情变化,已然知道其心思,顺手写出一串数字:“12345678,这是多少?”

    孟昭对照旁边的汉字,念道:“一……”

    停下数了一阵,孟昭说道:“一千二百三十四万五千六百七十八。”

    朱国祥又写下一串数字:“88888888,加上刚才的数字是多少?”

    孟昭彻底给整懵了:“数字太大,得用算筹。”

    算盘的形制,在北宋已经发展成熟,但并未普及到穷乡僻壤。而且,算盘的高级使用方法,要到南宋才理论丰富起来。

    孟昭连算盘都不会打,只懂得算筹使用之法。

    朱国祥把两串阿拉伯数字,列为两排放在一起,十多秒钟便给出相加的答案。

    孟昭有些不信,跑去折了些小棍,排列算筹折腾半天,每次的结果都跟朱国祥一致。

    “这……这便是朱相公的算术秘法?”孟昭瞠目结舌。

    朱国祥微笑道:“这只是最简单的。”

    孟昭已然惊为天人,执弟子礼道:“承蒙恩惠,请先生授以算术秘法。”

    朱国祥就此多了一个学生,不传授别的,只教他使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四则运算,然后以此为基础使用复式记账法算账。

    孟昭还是挺聪明的,朱国祥教起来很省心,当天便把阿拉伯数字和规范大写数字记牢。

    甚至加快教学进度,把运算符号、加法算式和竖式计算也教了。

    孟昭如获至宝,反复练习之后,开开心心回家。

    “相公今日有何喜事?”余三娘问。

    孟昭喜滋滋说:“今日俺拜了朱相公为师,获赐算术秘法,可不用算筹而计千万数也!娘子随便出两个数,俺立即就能算出其相加之和。”

    余三娘颇为好奇,便出了一道加法题,大概就是几千加上几百。

    孟昭提笔列出竖式,三两下便搞定,笑着说:“此题着实容易。”

    余三娘忙问其故,孟昭耐心解答,于是夫妻俩共同研究数学。

    基本了解之后,余三娘又问:“加法是这般,两两相减呢?”

    孟昭说:“今日只教了加法,另教了减法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