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睁大几分,双眉微微一挑,好家伙,每一根竹片上黑压压一片。

  凑近细看才发现这不是把竹简涂黑了,而是密密麻麻刻满了字。

  这字小到几乎只能看见一个小黑点,并且排列密集,用手摸都摸不太出来了,太细密了。

  “这么夸张?”

  易书元有些犯难了,这该怎么看?怕是要盯出近视眼来?

  正这么想着的易书元下意识凝神想要看清上头的字。

  结果下一刻,竹简上的字迹好似在心神之中浮现,又恍若视线同心神结合,让他得以看清竹简上的内容。

  所呈现出来的感观就好像竹简上的文字在眼前变大了,让易书元能随着心神与视线的变动而自由浏览竹简上的内容。

  厉害!

  易书元心中赞叹一句,随后开始认真浏览,他发现竹简上居然还归纳了一些目录,让他方便找到一些内容的位置。

  只是大致阅览一下,易书元就有些喜出望外了,神道上的一些内容有这他不意外,但城隍虽然讲过没有什么仙道妙法,可一些仙道上的内容却并不少。

  或者说很多修行上的道理其实和仙道互通,或许在城隍和山神那种存在眼中,这算不上仙道妙法,但在易书元这,哪怕是在诸如御水方面只是涉及一些原理的内容也算是仙道内容。

  而很多城隍眼中的“杂学”,其实也夹杂着不少令易书元眼前一亮的内容,完全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更关键的是,虽然只有一份竹简,但一整册一共六十五根竹片,每一片上都密密麻麻记录了大量的内容。

  当然,这竹简的来历也在最开始几列上就已经言明。

  “阴竹刻字,当真鬼斧神工!”

  不过今天易书元肯定不会专注于看这本书,而是将竹简先收好,随后盘坐在书案前开始平复心神。

  比起在天庭关注的月州城,肯定还是在这更加合适一些。

  随着易书元逐渐进入修炼状态,身中内景也随之显现,呈现出天地山川的景致。

  易书元凭着之前看山河仙炉图的感觉,又回想起当初自己渡劫之时的情况,身形竟好似逐渐在内景之中显化而出。

  踏着这一片天地中的风,易书元来到了山峦之中最高的一座山峰之处。

  以水代阴,以火代阳,肾水与心火,交融出阴阳太极,从而化生丹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