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出了大殿过后没多久,老城隍的身躯就越走越小,脚步的震动也越来越轻,十几步之后已经变得和常人无异。

  易书元看后忍不住赞叹一句。

  “法身变化确实神奇,可惜易某不修神道......”

  说话间易书元也在想着,若能成擎天巨人岂不是法天象地了?

  老城隍的回应则颇为认真。

  “法身也并非神道独有,不过是法力凝练,只是神道金身最为方便而已,易先生仙道高绝,想成岂是难事?”

  话说到这份上了,易书元也就借坡上驴了,厚着脸皮道。

  “易书元不过新入道而已,岂能有什么高绝仙法,易某对修行之道各种玄奇奥妙早有向往,只是接触不到太多,若是老城隍方便,城隍殿内有什么能借阅的此类书籍,可否容易某一观?”

  上回第一次来,易书元没好意思讲,这次看老城隍心情不错,而且一来二去也熟了,就尝试提了一嘴。

  “哈哈哈哈,世间最玄之妙,仙道法脉当占其一,我元江县阴司不过一隅小神之辖境,怎可能有什么仙道奇书,先生也未免太高看我等了,但先生若是不嫌弃,我命人抄些神道之册和一些杂学给先生送去吧,也不谈什么借阅,就赠予先生了。”

  易书元当然不可能嫌弃,心中赞叹一句大气,嘴上也由衷感谢道。

  “那也好,多谢城隍大人了!只是这神道之册能轻易外传么?”

  易书元记得上一次阔南山神就对神道的东西讳莫如深。

  “嘿,幽冥通录自然不方便露出,但关键之处在于神位,不承其重则不涉宝录之秘,抄写一些概要之言算不了什么,快则三日,慢则一旬,待我等好好整理一番便给先生送去。”

  很显然,比起山神,老城隍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内的自主权要大得多,也让易书元放心不少。

  两人聊天间已经到了鬼门关,一众阴差无不郑重行礼让出关口。

  老城隍也在出关之后斟酌着说道。

  “易先生本该是出世仙修,或许是逍遥自在惯了,如今又志趣游戏红尘了,只是先生似乎对当今尘世种种已不甚了解,便说这神道香火吧,也同众生功德息息相关,有些神祇只想要香火之力却忽略了根本,实在是可笑又令人唏嘘。”

  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