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换其他时候武官不会多嘴一句,但元江县这里嘛情况自然不同。

  “呃,多谢大人......”

  易书元行礼道谢之后离开公堂位置。

  “下一个——”

  在易书元走后,又有吏员进入公堂接受排查。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整个县衙所有人都被排查了个干净,本来希望也就不大,这样只是程序上避免疏漏罢了。

  毕竟除了县令、师爷和他们的家仆,县衙其他人都是元江县知根知底的本地人。

  排查结果和县衙明面上的记录完全一致,文吏浑身上下的经脉都没有内力,武夫功力有高有低但都脱不出那条普通线,甚至很多明面上的大部分衙役虽然是武夫,但本身经脉里没有练出内力来,也就快班的捕快强一些。

  整个县衙唯一可能性略大的就是那陆老教头,但也只是年龄上近一些,其他方面依然是一眼到底。

  县衙里面可以这么查,外面却不可能,那毕竟是一位先天境界的高手,就连朝廷上面都要求手段温和勿要刺激,毕竟从对方的出手动机来看至少也是个正道武者,最好不要交恶。

  只不过大规模明面上的排查不可,小范围暗中查访还是需要的,这些重担就落到了元江县本地人的头上了,也就是县衙原本的人手,朝廷派下来的人反而在期间作为辅助。

  县衙自查完毕的当天,包括易书元在内的几乎所有人就都接到了命令,开始在元江县城内外,以及周边各个村落暗访。

  十几天时间内,光易书元一个人就在各处里正的配合下,摸查了包括家乡西河村在内的临近三个村落,这是需要尽量将村中有几户,户内有几人,人员情况的细节都大致摸清楚的。

  元江县是个大县,不算县城的话,整个元江县还有大小村落一百多个,每村户数从几十倒几百不等。

  县衙虽然对大致人口总数有估量,也设有一些里正的职务,但实话说从这次看,管理并不到位,很多村落中一户人家的人口记录不齐,甚至还有完全没有记录的,记长不记幼,记男不记女这种事更是常见。

  可以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整个元江县暗地里来了一次人口普查,把县衙的人累得不行。

  直到江湖上的消息越传越开也越来越离谱,元江县这边怕引起误会,就连暗中查访也停下了,这时候元江县城还没有粗略过一遍呢,那一片阔南山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