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连。来村里购买稻谷种子的人络绎不绝,每家每户除了留下明年的种子外,全都售罄了。这卖出的可是种子价,谁家还舍得留着自己吃啊?粮食还得向邻村的人家购买。

    售出的粮食种子。也就勉强够乡里明年种植。看来种子推广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估计十年能在南方铺开就不错了。期间,县里衙门也派专人下来统计。明年县里也要在公田里试种新品种。看到统计结果。估计汪县令肯定会很高兴的,兴奋得几宿也睡不着了。

    这些现在与李淼无关了。他正在感受着自己增加的气运。虽然不是很多,但他可以肯定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帮助农民增收,能够获得气运。等他到了京城,他会逐步推广北方高产作物。北方的农民才是更需要他的帮助。说明他现在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所以得意满满。

    李强现在管理的李府井然有序。在汪永贵的协理下,重新修订了李家家规。新的家规更合理,更适应这个时代。家奴们早已归心,过着难以想象的幸福生活。

    有时他们甚至在想,这奴仆也过得太好了吧?特别是孩子们,都有了好的前途,有的在学堂上进,有的在村护卫队练武。女儿们有的在后院伺候主子。有的在前面打杂,李府还真有点各尽所能的味道。

    就连原先好些个的官奴。也自告奋勇要求去金陵商铺学生意。他们发现在李府,只要你有能力,东家还是敢用你的。这不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有近十名奴仆被派去金陵。

    有的学生意,有的当护卫。家奴们被配婚的就有十几对。有的是少男少女,有的是骡夫寡妇,这些可是李府第一代家生子的来源啊。

    这个年代对女人就一点好。女人的嫁妆受朝廷律令和族规的保护。可儿嫁妆丰厚,未出嫁前就接受了这些产业、田庄等,所以过门后打理这些产业也是得心应手。可儿嫁妆丰厚,又是大妇,所以在李府地位很高,可能也就奶奶、母亲能压得住她。

    这也是封建家长制的天然优势。临别前,可儿将压箱底的十万两银子交于李淼。李淼也是欣然接受,除留一万两银票给她应急,其余九万两银票当然笑纳,这银子花出去才是你的,才有价值。

    现在奶奶掌管着镇上和常州府的两家面馆,哦不,三家面馆。常州府又开了第二家分店,刘大掌柜的公子出任掌柜,这几个月也是月入五百两银子。现在奶奶也是财大气粗,村里今年田庄丰收。老太太也只是笑笑,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