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皇上接到草原鞑子长驱直入的消息,比站在群臣中的李淼,要晚了好多天。朝廷在北方边境地区的驿站,早就破坏殆尽。朝廷的探子紧赶慢赶,昨天才把消息送到。

    而李淼采用的是飞鸽传书,信息传递的速度不是差了一星半点。李淼早几天前就接到了,草原鞑子已经在深入边境五百里左近,强攻田庄的消息了。

    皇上与内阁重臣接到消息,也只能一筹莫展。原先还指望草原鞑子与顺风运输镖局两败俱伤呢!现在抵御草原鞑子这个严峻的问题,再次摆到了朝廷面前。

    抵御草原鞑子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实力。现在也只有王子腾的京营,有二三万精锐能有一战之力。但那也不能在野外接战。所以最终也只能是回到从前,据城而守。

    草原鞑子没有攻城器械,就是有他们也不善攻城。再说攻城所付出的代价,比进攻田庄不知要残酷多少倍。相信草原鞑子也不会选择攻城。所以京城的安危,甚至其它城池的安危都不用担心。

    草原鞑子的入侵,对北直隶造成的破坏,肯定是不言而喻的。关键是这次被草原鞑子得逞。以后肯定还会继续入侵。原先已经被搁置迁都计划,再次提上了日程。

    迁都是万不得已之举,是下下策。无论是现世还是后世,北方地区才是政治中心。不管南方经济如何发达。自古以来,得北方者得天下。历来统一华夏的几乎都是北方势力。

    华夏的北方地区,自古以来民风彪悍。他们始终处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威胁之下。想要生存下去,除了抗争,别无它法。除非你愿意做二脚羊。

    在这种情况下,几百上千年来,北方地区的民众,渐渐养成了尚武的风尚,民风彪悍也在情理之中。彪悍的基因早就融进了他们的躯体,灵魂。所以北方势力又岂是南方势力可比拟的。

    皇上和内阁大臣们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迁都金陵,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北方。放弃了北方的民众。丢掉了北方的民心。这意味着什么,他们都懂。

    虽然想着等迁都金陵后,励精图治,重整朝纲。恢复旧山河。但这是愿望而已。你弃北方民众如草芥。北方民众又怎么会被你召之即来。

    大郑朝的开国皇帝,直接把都城建在了现在的京城。直接把华夏的都城向北方,迁移了数千里之遥。天子守国门,这是何等的气魄。这也是千百年来绝无仅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